现在位置:首页> 毕业论文 > 工作计划 > 2023年自然资源所工作计划(通

2023年自然资源所工作计划(通用4篇)

第一篇: 2023年自然资源所工作计划

 20***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市党代会决策部署,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以“532”发展战略为导向,勇担“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使命,围绕“重塑空间格局,做优资源配置,放活体制机制”三条主线,不断提高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保障能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重塑空间格局。市委书记陈金虎对规划工作提出了立下“大志向”、拉开“大框架”、做好“大规划”、体现“大格局”、实现“大发展”的要求,要通过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重点片区规划的布局、城市设计理念的转变、自然资源的严格保护,来重塑城市的“三生”格局、区域格局、品质格局和生态格局。

一要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重塑城市“三生”格局。加快《常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35年)》编制和报审,实现“多规合一”,统筹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构建“一主一区、一极三轴”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重点研究三条控制线协同,精心组织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研究,形成科学并符合常州实际的“三线”成果。加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衔接,及时编制省级预支空间规模落地上图方案,保障近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项目落地。

二要以重点片区规划布局,重塑区域发展格局。深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打破行政区划壁垒,重点聚焦“两湖”创新区、中以常州创新园、高铁新城、东部地区战略空间,全力提升规划编研水平,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两湖”创新区:要突出未来空间开发,瞄准长三角“生态创新区、最美湖湾城”定位,加快完成“两湖”创新区总体规划和重点片区城市设计,规划“两湖”与各版块的纵横通道,真正从规划的视野让“两湖”创新区成为重塑区域格局、提升城市能级的主引擎。规划建设常州南站,加快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第一门户”和城市“中央车站”,提升地区辐射能力。中以常州创新园:要抢抓中以建交30周年契机,放大创新园作为中以创新合作标志性项目平台效应,加快推进创新园规划研究及核心区规划编制,统筹协调“两湖”创新区、科教城、武进高新区空间关系,打造“国际科技合作典范、高质量创新发展标杆、高品质城市会客厅”。高铁新城:要高标准推进新城建设,加快金融商务、区域总部、品质生活等“五大中心”项目落地,打造跨江融合桥头堡。东部地区:要全面完成东部协同发展规划,发挥东部桥头堡作用,更紧密融入锡常澄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

三要以城市设计理念转变,重塑城市品质格局。城市建设要以“经得住远眺、耐得住细看”为目标,打造更多具有城市标识性的区域、标识性的社区和标识性的建筑。引导高品质住区建设,深化出台高架路沿线、滨水空间等城市重要界面的规划控制管理规定。加大城市设计对城市规划的引导作用,打通城市设计要素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规划条件到设计方案的传导路径,谋划出台城市设计管理规定及若干技术导则,彰显城市风貌特色。探索研究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详细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方法,充分衔接社区生活圈规划,聚焦城乡社区治理与服务现代化体系建设,完善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化、均等化配置。积极推进编制单元和街区试划,试点详细规划编制,为全面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做好前期技术储备。全面完成《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35)》《大运河常州段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专项规划》,在老城改造、新城建设、大运河管控过程中,注重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开展轨道交通场站非机动车换乘空间研究,优化交通出行结构,合理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要以严格保护自然资源,重塑城市生态格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编制完成《常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20***-2035年)》。申报争取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示范工程,建成一批标杆性的全域综合整治示范项目。积极探索不同自然资源禀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寻“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牢记“农田就是农田,必须是良田”,研究耕地“进出平衡”措施,全面推行提质改造耕地项目建设,制定《耕地耕作层剥离利用实施办法》,切实提高耕地保护水平;打造长三角生态中轴,开展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和国土绿化行动,规划建设常泰高铁生态走廊等沿长江、沿运河、环太湖高品质生态走廊,规划打造一批功能复合、方便可及的“口袋公园”。全年计划造林1.2万亩,其中成片造林***00亩,沿江县域成片造林200亩,建设绿美村庄33个。开展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启动陆生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出台《常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025年)》,力争再创1-2个国家级绿色矿山;持续释放“严上加严”信号,以“零容忍”的态度、“长牙齿”的措施,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坚决遏制新增违法用地,加强“三个早”能力机制提升完善,推进违法违规用地“双零”行动、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违法用地综合整治三年行动等10项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全力创建一流执法监察队伍。

(二)做优资源配置。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自然资源宏观调控能力,通过用地指标配置管理的优化、工业用地配置方式的优化、存量用地配置手段的优化、经营性用地配置模式的优化,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一要瞄准重大项目,不断优化用地指标配置管理。紧紧围绕“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主题,强化用地计划指标、耕地占补指标、规划空间指标保障,加强流量挖潜,加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力度,探索市场化方式解决指标需求,坚持“有保有压”,坚持民生优先、产业优先,指标用在“刀刃”上,确保实现省市级重大项目、“532”发展战略项目应保尽保,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出努力。统筹新增用地与存量用地的使用,解决好土地闲置与土地超供、土地缺口与土地浪费并存的问题。突出“效率优先、存量优先”导向,加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与投资计划、存量用地盘活情况的联动,新增土地指标优先配置到重点项目,实现差别化精准供地。接住、管好省政府委托用地审批,不断优化委托事项审查审批流程。

二要坚持提质增效,不断优化工业用地配置方式。建立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供地模式。严格执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的若干规定》,提高新上工业项目用地容积率低限,鼓励存量工业空间更新再利用。“以亩产论英雄、以质效配资源”,探索功能混合和空间分层的复合用地,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配置模式,逐步摸索净地供应标准化、“带条件”供应、定制高标准厂房等供应路径,扩大“双合同”应用范围。

三要集成政策工具,不断优化存量用地配置手段。开展园区、企业用地绩效综合评价,形成工业用地正向激励和负面限制的机制,探索解决中高端产业资源供给不足与低端过剩产业消耗资源双向挤压的问题。立足实体经济,完善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机制,全年通过产业更新、增容技改、综合整治等多种模式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2万亩以上。完善土地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建设。全面部署实施“危污乱散低”用地出清提升行动,加快划定工业用地保障线,形成整治提升专项规划、“十四五”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生态修复实施规划等“1+N+N”规划成果。推动村镇工业集中区等低效片区的空间再造,通过“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积极打造高效用地“常州样板”。

四要加强长远谋划,不断优化经营性用地配置模式。强化五年整备规划执行力度,提升储备能力,增加重点区域优质地块的储备数量,切实扭转“净地”整理工作滞后的突出问题,逐步实现土地储备库入库量与供应量的双向调节,增强政府平抚市场峰谷波动的调节能力;按照“做靓现场、做熟地块、做热片区”的要求,强化一级开发地块基础设施配套,“一地一策”有力推进;落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适度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和时序,加强市场预期引导,精准实施年度供应计划,维护土地市场平稳运行,助力打造“常有安居”名片;以需定供,注重高品质地块开发,“一杆到底”落实到规划条件、规划方案编制中,有效避免版块同质化供应。

(三)放活体制机制。坚持强基固本,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深度融合,坚持“放管服”,通过奠根基、破瓶颈、除障碍、添动力,力争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体制机制再放活、再解放、再突破,释放更多红利。

一要大力优举措强化管理基础,为放活体制机制奠定根基。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融合与分析,建成全市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初始底版”。拓展集体土地所有权、自然资源统一确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确权登记业务,整合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打造全市统一的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体系。加快建设“五全五化”政务综合系统智能版,深化“1+7”市县两级数据库,建设自然资源和规划数据中心,强化全市系统数据开放共享工作。总结深化自然资源所标准化建设应用试点,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健全新型基础测绘体系,探索“一测多效”的基础测绘生产方式和以地理实体为核心的实景三维常州数据库建设,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打造政务服务“自然畅通办”服务品牌。

二要用改革之火赋能创新引擎,为放活体制机制破除瓶颈。聚焦“危污乱散低”用地出清提升行动,总结“新北沿江关闭腾退化工企业用地资源整合利用试点”经验,紧抓“一市一策”机遇,充分发挥部门合力效应,探索空间再造新路径;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执法、监察调查和刑事司法相互衔接机制,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探索信用监管、大数据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规范“五优农居”示范培育工程,再创新、再提升,开展农村居民点规划设计,建设真正“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示范工程;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改革。

三要深度融合促进一体化发展,为放活体制机制破除障碍。要加强党建与业务的融合。加强政治建设,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关于加强党的建设部署融入到业务各方面。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推动业务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总结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典型,营造对标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要加强团队建设的融合。全市系统增强大局意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调整优化各单位、各部门职能,理顺职责边界,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工作更加顺畅;要加强各类资源保护与管理的融合。聚焦“双碳”目标,加快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坚持全市生态建设“一盘棋”思想,推动耕地、林地、绿地、湿地、自然保护地“五地”同建;要加强各类整治工具的融合。集成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关闭腾退化工企业用地资源整合利用、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政策工具,集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优农居”示范培育工程、传统村落保护等建设工程,统筹配置农村土地资源,建设美丽宜居镇村;要加强安全生产与业务的融合。强化“主责主业”意识,摒弃惯性思维,思想上打破经验主义,在遏制违法用地、污染防治、规范矿山整治、严格安全生产上,防风险、守底线、除隐患,层层压实责任链条,确保全年零事故、零舆情。认真履行“三管三必须”“三年大灶”等要求,抓实资源安全,抓牢生态安全,守护生命安全,将安全生产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时,要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

四要坚持“放管服”转变政府职能,为放活体制机制增添动力。优化用地、用矿、用林、测绘审批、不动产登记等服务,坚持“店小二”“急郎中”的服务理念,更大力度减材料、减费用、减时限,更高标准实现“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全周期服务、全过程管控,成立重大项目保障专班,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市区所三级联动,“一事一议”大力推进,全力做好资源要素保障。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源跟着项目走”,主动介入引导、指导项目做好选址,避免出现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等现象,确保具备落地条件,及时开工建设;打造“线上”优于“线下”的不动产登记服务模式,做强“线上苏小登·常州畅e登”服务品牌,深化“同市同标”。针对行政服务各环节,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明察暗访,查摆问题,改进服务。

第二篇: 2023年自然资源所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自然资源厅、市自然资源局的关心指导下,我局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不断提升自然资源保障与保护水平,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20***年自然资源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始终坚持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同部署、同落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好“两个维护”,时刻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清醒,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县委、政府以及市自然资源局作出的系列决策部署。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切实转变自然资源系统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

(二)全力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一是20***年确保建成高标准农田35000亩,拟新增耕地面积9163亩(其中新增耕地建设项目完成7563亩;增减挂钩项目完成1600亩)。其中在建项目13个,已于20***年11月全部竣工验收,20***年新立项选址项目42个,分别于20***年10月、11月开工建设,预计20***年4月工程全面竣工。20***年度增减挂钩项目完成2500亩已进入竣工测量阶段、预计20***年2月提交市级验收。二是完成20***年耕地质量等级更新调查评价工作,成果已通过省级质检。

(三)推进自然资源利用秩序持续向好。一是结合“七五”普法,充分结合“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和“8.29测绘日”,组织开展自然资源法律法规的宣传。二是切实履行自然资源动态巡查责任制,认真组织开展对20***年下发的239个图斑、20***年前三季度共136个图斑进行外业核查并填报系统。三是切实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和信访案件的办理,截止目前,对来信来访和转交的12件信访案件,做到及时调查处理,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四是积极参与行政诉讼。五是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及时与市局、县扫黑办对接,报送相关资料,截止目前共移交县扫黑办及市局扫黑办行业乱象线索共5宗。六是深入开展全国违建别墅专项清理工作,按照要求及时对省厅下发的疑似图斑及暗访图斑进行核查并上报系统。七是积极开展全省违法用地清理工作,并建立了台账。八是对发现的40宗违法案件线索及时移交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处理。

(四)全力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稳步发展。

1.开展了县城第四次总规修编,已完成初步成果,争取明年完成报批工作;城市“双修”规划编制已基本完成。

2.全力打造市级示范小城镇建设,对大磏、洛龙、三桥3镇总规进行修编,目前洛龙和三桥镇总规、控规修编已完成报批工作。

3.村庄规划编制全力推进,全县83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已全部完成编制工作并通过县人民政府批复。

4.严格‎管控‎规划‎成果‎,牢‎固树‎立“‎规划‎是法‎规”‎的理‎念,强化‎各类‎建设‎规划‎审批,‎严‎控绿‎地率‎、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指标,‎注‎重建‎筑风‎格、‎配套‎设施‎、景‎观营‎造等‎审查‎,确‎保规‎划成‎果得‎到落‎实。认真‎遵照‎办事‎流程‎和有‎关规‎定,‎核发‎“两‎证一‎书”‎,年‎内共‎核发‎“一‎书两‎证”‎63份‎,其‎中《‎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8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5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0份‎。完‎成迎江一号·伯爵府、鍠嘉经典等‎10‎个建‎设项‎目规‎划验‎收,共核‎发《‎建设工程竣工规划认可证》‎10份,确保‎各建‎设项‎目严‎格执‎行规‎划,‎较好‎的维‎护了‎规划‎权威‎性和‎严肃‎性。

(五)全力抓好地质灾害防治。一是全县逐级签订了《政府目标责任书》,成立了县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印发了相关制度。明确责任人、监测人165名,群测群防网络人数达3000余人。对149处隐患点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自查、联合排查200余次。二是联合气象局发布气象预警信息52期。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抽查各级监测人员50余次。三是县人民政府与对口协作单位签订了对口保障协议。开展了县级山洪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有效检验了防灾预案的可操作性。县政府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专户,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资金保障,获得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督查组高度评价。四是全面完成地质灾害三年综合治理行动计划20***年3个项目,全部通过终验收。20***年度向省厅申报三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但到目前未批复。20***年度准备申报地质灾害治理项目12个,目前正在开展勘查设计。

(六)全力推动土地调查、土地利用工作。一是完成20***年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于9月10日提交国家进行检查,10月30日国检意见反馈,总体错误率为0.08%,进一步补充举证的图斑为3664个,已经举证3551个,113个图斑因人员确实无法到达而没有举证。针对国家反馈问题的修改已经完成,并于11月18日将修改后的成果提交省三调办,目前省三调办正在对提交的成果进行检查,修改意见暂时未反馈。二是20***年我县共获批城建设用地3个批次,总面积88.0244公顷,另有两个批次总面积44.7公顷的增减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已上报省厅,待批复,我县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得到及时保障。三是通过挂牌和拍卖出让土地22宗,980亩,出让金收入53810万元;挂牌出让采矿权1宗,成交价65万元;四是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划拨国有建设用地13宗,面积840亩;五是为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将确定不使用的820余亩建设用地,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纳入20***年度“增存挂钩”上报省人民政府撤销批复文件,待批复。

(七)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受理群众来信来访9件,化解积案6件。今年共审批农村村民建房使用集体土地(宅基地)472宗,总面积57162平方米。核发乡镇规划区集体土地民用自建房项目《乡村规划许可证》25本。20***年已颁发不动产权证书1291本,证明5393份,出具各类房屋登记信息9969人次。认真落实上级“放管服”改革暨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文件会议精神,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减少办事环节,压缩办证时限,将所有不动产登记业务从法定的3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办结,其中抵押登记2工作日内办结,查封、异议、查询等业务即时办结,对特殊立等可取事项承诺及时办结。并于20***年9月实现二手房登记、交易、税务“一窗受理、集成套餐”服务模式,群众在一个窗口只需提交一套资料,便可完成纳税、交易和登记申请。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工作试点工作自20***年8月底启动以来,已完成了592户权籍调查、纸质档案归档及录入不动产权籍管理系统工作。目前,经初审合格的46户按程序已进行了登记。在试点的基础上将继续开展和推进农村“房地一体”登记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县人民政府已批复,将按照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实施农村房地一体登记工作。

(八)全力助推脱贫攻坚。一是按照县委政府统一部署,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帮助桃源乡清溪村成功脱贫摘帽,并于20***年3月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二是20***年度2500亩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规划已通过市级批复,目前已进入竣工测量阶段。市政府下达我县易地扶贫搬迁还贷指标任务3566户8***亩,20***年还贷指标任务1010户356亩已完成县级验收,正在完善竣工资料申请市级验收,20***年1637户286亩正在进行竣工测量。

 二、存在的问题

(一)后备资源缺乏,落实占补平衡难度大

新增耕地后备资源与生态红线、林业的公益林地、退耕还林地交叉重叠,导致新增耕地来源受限,虽然我县能完成新增耕地建设任务9163亩,但要求在年底前以前完成备案,确实难度较大。

(二)治理资金紧缺,矿山复绿实施难度大

我县中小型地质灾害隐患点严重缺乏治理资金,搬迁选址难、补贴少群众无力搬迁。矿山复绿方面一是采矿许可证期限未到,按照“边开采、边治理、边修复”的原则执行矿山复绿工作;二是矿山企业投入大(机械设备的更换等),安全生产要求高;三是已关闭矿山一部分在红斑内(城镇建设区)按要求复耕后就成为基本农田,今后政府在开发时不能使用。若采取复绿方式进行关闭矿山复绿后,以后征用时会增加征收成本。

(三)数据共享欠缺,多数备案系统反应慢

一是自然工作备案系统多且数据不整合,不动产登记与相关部门未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易对抵押、查封等工作造成重大失误。二是登记系统正在初始阶段,经常出现系统卡、慢及某些功能还未完善等情况。

(四)规划人才紧缺,乡镇监督管理差别大

由于规划执法队专业性人才较少,加之我局规划管理人员较少,对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批后管理较为被动,导致个别项目在施工中随意增加建筑体量或改变用地红线,使得控制整体规划带来不利影响。由于环境及认识的局限性因素,村庄规划现阶段不能很好地指导村庄建设,并且个别乡镇对规划的法定性理解有所欠缺,导致规划不能发挥它特有的属性。

 三、下步工作安排

20***年,我局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和省、市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决策部署,重点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全力做好我县自然资源工作。

(一)履职尽责保资源

1.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探索多样化的耕地保护方式,严格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确保全县耕地总量不减少,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2.大力推进新增耕地建设项目,稳步提升耕地质量,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3.紧紧围绕此次国家例行督查提出问题为导向,举一反三,加强和改进执法监察工作思路,全面建立执法监察工作常态化、网格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所前沿哨所作用,强化基层执法力量。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加大矿产资源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规开采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做好土地变更调查与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的有机衔接,全力抓好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规范土地利用管理秩序。

(二)服务大局促发展

1.加强用地报批,保障重要领域重点产业用地。对国家、省级重点项目、扶贫开发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农村村民建房等项目用地,做到应保尽保,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发展。

2.深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进一步提高供地率,加快已批土地盘活利用,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对已处置的闲置土地持续跟踪检查。

3.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对国家要求核查举证的数据于12月10日提交国家三调办,等待国家在线举证结果;统一时点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全力配合省级专项调查。

(三)服务民生保安全

1.实施自然资源大扶贫行动,将脱贫攻坚作为自然资源工作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

2.深入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大力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和搬迁力度,整合增减挂钩项目资源,优先安排地质灾害搬迁农户。推进地质灾害应急值守无汛期制度,强化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复查。按照“谁开采,谁治理”的原则,要加强对开采的矿山区环境治理工作的指导,督促采矿权人严格按照环保等部门整治方案加强对矿区周围环境的治理工作。要遵守边开采边治理相结合的复垦复绿管理制度。已关闭的矿山要责成原采矿权人进行复垦绿化。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严格落实,把我县矿山复绿综合整治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3.开展影响社会稳定矛盾纠纷的排查,加强群众信访案件的处理,增加征地拆迁透明度,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四)围绕创新求突破

按照“中发〔20***〕18号”和“自然资发〔20***〕87号”文件有关要求,切实推进我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整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等各类空间关联数据,形成全域覆盖、动态更新、权威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着力推进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和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动农村“三变”改革。

(五)规范管理带队伍

紧紧围绕我局“四抓四强”工作思路(即抓教育强化思想建设,抓管理强化作风建设,抓培训强化业务建设,抓规范强化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用铁的纪律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自然系统干部队伍。积极争取人才引进工程,力争到高等院校引进一批优秀毕业生,为自然资源系统注入新生力量。

第三篇: 2023年自然资源所工作计划

20***年是我县机构改革开启之年,繁峙自然资源局将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认真研究自然资源管理改革内容和县域经济转型升级需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提前谋划、细致梳理下一步重点工作,做到目标清、举措明、路径准。推动自然资源工作展现新气象,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和重点项目: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面。现已完成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收益7亿元任务。下一步将继续用好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区域流转机制,做好如下的工作:一是按时完成20***年度第二至第五批次增减挂钩项目的竣工验收任务,积极推进第六至第八批次增减挂钩项目的申报和拆旧复垦实施进度。二是科学制定合理的施工流程,倒排工期,技术指导,组织竣工验收。

(二)、土地开发方面。我局持续加大土地开发力度,力争完成占补平衡任务5000亩。在20***年拟开发造地项目中,现已开工项目8个,预计新增耕地1939.624亩,其余项目正在进行前期踏勘编制可行性报告,如果可行上报县政府并抓紧进度实施。在土地复垦项目方面,其中五台山风景区关闭铁矿土地复垦项目力争6月底前申请上级部门验收。下一步我局将采取如下措施,一是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县能实施造地的荒地、荒沟、滩涂进行实地踏堪,通过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耕地占补平衡质量和数量。二是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土地开发造地,政府回购土地指标的方式来加快土地开发进度,努力促进全县土地开发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三)、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快速推进20***年度以前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做好县级机构改革对接工作。下一步一是加强督促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工程施工进度,保质保量按时完工。二是积极作为,主动跟农业部门对接,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机构改革过程中相互衔接,有序开展。

(四)、建设用地报批方面。20***年第一季度我局根据上级要求积极落实项目报批工作。下一步积极利用计划指标在占补平衡的前提下全面完成我县20***年重点项目的土地上报审批工作,确保我县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具体要做到:1、国有建设用地农用地转用上报:2、集体建设用地的农用地转用上报;3、设施农用地备案;4、加强计划指标统筹,力争完成三个批次建设用地***00亩的上报审批工作,进一步加快新增建设用地组卷报批进度;5、主动与用地单位进行对接,指导解决好用地问题。

(五)、建设用地供应方面。截止目前我局已挂牌5宗工业用地,1宗商服用地,在4月底前预计完成6宗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工作。下一步的工作一是摸清底数,提前做好地块出让前期工作。二是改进用地方式,积极调整用地思路,在盘活存量、置换挖潜上多下功夫。三是加大消化闲置土地力度,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建库任务,提高土地供地率。四是继续提高供地服务水平,确保完成国土收益1.5亿元任务。

第四篇: 2023年自然资源所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提高XX自然资源所的各项工作,全面推进自然资源管理,依法行政,结合XX镇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计划:

一、进一步搞好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征地保障工作,满足乡镇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在审查村民非农业建设用地时,不徇私情,秉公办事;合理用地,依法用地,管理好土地造福子孙。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乱占乱用耕地行为。做到坚持依法办事,不依权代法;坚持审批程序,不随意变通;坚持倡廉反腐,不假公济私;坚持职业道德,热情服务,不玩忽职守;坚持调查研究,工作协调,不主观意断,各自为政;杜绝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非法批地行为的发生。

二、加强地质灾害防范。要在危险区段设立警示牌,对处在活性滑坡体的居民,要动员其避让。坚持汛期值班制度,加强险情的巡查制度,特别是已知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同时要注意发现危害大的新的发灾地和险情地。对隐患点尚未形成灾害的初期,监测人员要进入临灾应急工作状态,当灾情发展到警戒值,应立即组织救灾小组人员救灾、抢险,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不仅要认真做好汛期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而且要做好防灾的工作总结,掌握地质灾害发生规律,总结推广在防灾减灾中所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搜集整理有关材料,为今后防灾工作打下基础。

三、强化基本农田保护措施,完善保护制度。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配合政府监督x个行政村的基本农田保护情况及自然资源管理目标责任状上签订工作任务的完成。

四、做好自然资源管理宣传。在平时工作中,通过与用地户的接触进行直接面对面的宣传,将最新的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和国家关于国土资源管理值得重大决定及时传达到群众中。同时在“土地日”开展专题宣传工作,下发宣传资料、制作宣传展牌、接受群众咨询等手段,大力宣传自然资源法律法规。

五、进一步规范自然资源动态巡查制度。按照“主次分明”的原则,将乡镇规划区、省、县级公路两侧设为一级巡查区,每月巡查三次以上;主要乡村公路两侧及基本农田保护区设为二级巡查区,每月巡查两次以上;村庄周围及一般农田保护区设为三级巡查区,每月巡查一次,并做好巡查日志。对发现有正在实施违法用地行为的位置要重点监控,及时掌握用地动态,采取相关处置措施,及时制止,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土地违法行为的发生,减少土地违法案件的发案率。

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一如既往的配合镇党委、政府的工作,在县局的指引下,当好镇党委、政府的参谋。全面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为XX经济跨越式发展服务好,把XX镇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推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