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HR智慧 > 心得体会 > 加强政治修养心得体会精选三篇

加强政治修养心得体会精选三篇

加强政治修养心得体会1

  党校高度重视党性教育并作为主业主课,明确提出学员要把党性锻炼贯穿党校学习的始终。根据教学安排,11月21日—12月5日,中央党校中青一班四支部进入党性教育单元学习,四支部同学结合党章和党内法规学习,就如何加强自身党性修养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进一步提高了认识。

  党性锻炼的极端重要性。党性是共产党员的道德品性,它包含理想信念、宗旨、作风、纪律等多方面内容;党性修养是不断锤炼的过程,如同人的道德品性的形成过程,必然经历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的阶段,最终目的是实现党性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所有党员干部要经常念好这部心经。推进“四个伟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具体到我们每个党员,必须上好党性锻炼这门人生的必修课,自觉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锤炼党性的首要任务。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毛泽东同志说“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邓小平说“到什么时候都必须讲政治”。***总书记多次强调“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多年来出问题的干部往往不是出在工作能力上,而是出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宗旨意识上。我们必须永远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严格遵循《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持续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的政治担当。

  “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和国家命运所系。维护核心、维护权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乎人民根本利益。邓小平说:“我们的党是有高度统一意志的革命的党、战斗的党”,“党一定要有领袖,有领导核心”“领袖就是团结的核心,他本身就是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根本的是有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总书记作为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是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坚决维护***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毫不含糊、不打折扣、表里如一,经得起任何考验,而且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和一言一行中。

  《党章》《准则》《条例》是新时期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推动全党尊崇党章,“两学一做”首先就是学习党章。《准则》《条例》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为党员和党员干部提出了纪律和道德要求,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高标准,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摸的底线。这两项法规是有效解决党内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护和爱护干部的生动体现。我们要把《党章》《准则》《条例》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遵循,自觉做到严以律己、严以修身、严以用权。

  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党中央要求,对标先进典型,时刻做到自省自知,知行合一,在工作实践中不断锤炼党性。讨论中,大家深刻认识到实现新使命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敢于直面问题挑战,不惧怕矛盾困难,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许多同学回忆入党的神圣时刻给人生留下的难忘记忆,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家谈到入党爱党、在党忧党和为党担当的心路历程,谈到身边优秀党员、英雄模范人物的精神感召,无不对我们党的英明伟大而自豪与骄傲,无不对党组织培养教育感恩于怀。大家共同谈到,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我们今天日益强大的祖国,没有党的培养教育,就没有我们人生价值的体现,感恩党感恩人民,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投身到党的事业,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最大追求,在工作实践中不断锤炼党性。党外的同志也结合参政议政的经历,交流了思想心得和学习体会。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党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会一锤定音、一劳永逸,而是需要反复锤炼、不断升华。大家纷纷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党章》《条例》《准则》,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读懂、弄通、做实上下足功夫,在工作实践中锻炼党性,在党内政治生活中不断锤炼党性,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的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加强政治修养心得体会2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些重要讲话是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旗帜道路的庄严政治宣示和对大政方针的全面系统阐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最新进展。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我们会深切地感受到其中所体现出来的两个最突出的特点,这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

  坚定的理想信念,既表现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也表现为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和社会主义的信念,特别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

  ***总书记不仅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强调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而且在其系列重要讲话中处处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精髓要义;不仅始终贯穿着“永不动摇信仰”这条红线,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强调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旗帜、道路等重大问题上的鲜明态度和庄严宣示,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总书记强调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应该充分肯定,我们大多数的党员和干部理想信念是坚定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我们的党员和干部队伍中,也有的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有的甚至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有的在涉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性问题的政治挑衅面前态度暧昧、消极躲避、不敢亮剑,甚至故意模糊立场、耍滑头,等等。事实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解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二、鲜明的政治立场

  ***总书记强调,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头等大事。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这里所讲的政治立场,就是马克思主义立场,就是人民大众立场。坚持这个根本立场,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这一边,自觉代表和维护人民的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服务人民、造福百姓作为最大责任。这是由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以及我们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兴衰成败也在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根本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带领人民把国家建设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我们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人民为什么会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

  我们都清楚地记得,***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特别强调了“对人民的责任”,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民期盼过上更美好幸福生活的积极回应,也是郑重的宣示和庄严的承诺,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的尊重,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更体现了我们党始终站在人民群众这一边、站在人民利益这一边的根本政治立场。***总书记还多次强调“永不脱离群众”,对群众要有真感情,同人民群众干在一起、苦在一起、累在一起,不能沽名钓誉、不能作秀,这既是对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的生动诠释,也是他本人坚定人民群众立场的自然体现和对人民群众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

  三、二者的高度统一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现出来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鲜明的政治立场这两个最突出的特点,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是高度统一的。讲话本身虽然没有明确阐述过这两者的统一问题,但这种内在的高度的统一,确实又蕴含在讲话之中。这两者内在的高度的统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说明:

  一方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定的理想信念与人民群众立场统一的根本途径。换言之,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与人民群众立场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今天,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都集中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也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集中体现和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也就是从根本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了人民群众立场。

  另一方面,坚定的理想信念与人民群众立场的统一同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根本一致的。***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重申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党性和人民性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无论是认识上还是实践中,都存在着把党性与人民性割裂开来甚至对立来的错误倾向。改革开放之初,有人提出“人民性高于党性”。同时,既有理论权威认为“人民性”是一个“含混不清的概念”,因而建议“最好不要再用这个提法”在前;又有人发出“你是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群众一边”的质问声在后,公然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总书记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从根本上廓清和纠正了长期以来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

  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和统一是由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本质所决定的。党性是政党固有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本质的特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本质所在。人民性是人民立场和人民利益的集中的表现。从根本上说,两者是一致的、统一的。党性既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人民群众立场。所以***总书记强调:“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这里所说的政治立场,既是党性立场,马克思主义立场,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立场、人民利益立场,无论是坚持党性还是坚持人民性,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所以,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同坚定的理想信念与人民群众立场的统一是根本一致的。

加强政治修养心得体会3

  毛泽东同志讲“两个务必”,把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不骄不躁的方法放在一起讲,指出了党性修养的心性所在;邓小平同志强调“一切按辩证法办事”,为“一切为人民服务”提供了方法指南;***同志要求领导干部树立历史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观察复杂局势、***复杂矛盾要讲方法,体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由此看来,有真情、有韧性、有办法,“道生于情”“情入于法”,才是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必要条件。这要求我们善于从政治能力的角度加强党性修养,有责任、有能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政治标准是党性的首要标准,人民立场是党性的根本立场,坚定政治立场需要深厚的感情和有效的方法。我们要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先要在感情上保持一致,最终在方法上把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创造性地落实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

  坚强的党性源于人格力量,也来自真理力量和把握规律。知行合一、自律与他律相统一是党性修养的突出特点。面对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和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我们要进一步把握执政规律、党的建设规律和党员成长规律,从严治党与科学治党相融合,个人修养与集体修养相结合,探索理论传播规律与理论接受规律并举,把握制度治党规律、思想建党规律、组织建党规律,以政治思维解决政治问题。

  党性修养是一种品格涵养,也是一种能力素养。大局意识是更高层次的思维方式,也是政治上的洞察力、判断力,需要加强日常思维训练和政治历练,站在整体角度和更高境界看问题,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职责相匹配。又如,防范政治风险需要整体提升政治水平、政策水平,科学判断形势,不搞人身依附。再如,拒腐防变仅有忧患意识和党纪法规是不够的,还要增加拒腐防变的能力培训,提高挫折承受力、心理调适力、应对诱惑力、情绪平衡力和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

  讲党性也是讲科学。深入探索心理活动规律、党员教育规律和现代思维科学,使党性原则通过个体的党性锻炼和党内政治生活的历练,内化为牢固的党性观念和党性意识,有助于提高政治定力和防腐能力,以理论上的彻底和清醒达到政治上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