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面试 > 面试问题 > 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这个名词很时髦,说的意思就是工业化到了中期,社会矛盾累积到了一定程度,就存在一个"鲤鱼跃龙门“的问题,跃不过去,打回原形。跃过去才是发达国家。社会此时需要改变模式,进行重大改革创新。中国过得去吗?怎么过?

  这个陷阱在中国是很现实的——贫富差距拉大,投资过剩,内需不足,债务不断积累。老龄化导致后劲不足,劳动力成本提高,房地产泡沫严重,经济被其绑架,外资出逃等等。而政治方面同样是接班人制度化问题迟迟未解,风险集中于中央。文化上意识形态危机严重,知识分子主流与官方指导思想分道扬镳。倘若当下的中国经济改革依旧是按部就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话,中等收入陷阱一定会陷进去。届时就是乱局开始。未雨绸缪,应当怎么做?

  根据产缘民主论的历史理论,结合当下的中国社会现实。可以得出如何处理这种社会危机的办法。

  首先是明确改革总方向,是地缘秩序走向产缘秩序。国家要明确自身的产缘定位,处于何种位置,要自觉地走向这个位置。长远的目标同样要明确,为社会的长治久安,避免传统地缘政治秩序的一治一乱后果,什么样的有成效的改革创新都应当考虑,不可为传统意识形态因噎废食。

  改革总路线就是经济金融化,政治联邦化,文化适度回归传统。金融化,联邦化,就是产缘秩序对政治与经济的基本要求,中国已经过了工业化初期阶段,国家垄断的工具性意义减弱。而金融化符合全球化的组织要求,联邦化利于降低政治风险。文化适度传统,是因为老龄化加剧,需要部分传统儒家思想回归,以为恢复生育率背书。而意识形态上,新的产缘社会理论解释共产主义足矣。消除知识分子集团与官员集团的歧见。

  随后应当考虑的就是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问题了。面对当下的经济政治文化困局,需要引入全新的改革理念,进行一个全盘解决。

  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文化上引入”共产先定思想”,可以为政治权贵与资本集团之间提供一个利益交换手段——你接受代理人身份,放弃所有权,我负责减税,并为你洗脱剥削者的罪名。这样以文化手段将两大集团的指导思想统一到共产主义思想上来。以此为所有的政治争斗提供总的框架。

  以下谈减税问题。

  减税,如何减?当下经济衰退,债务危机严峻,政府大规模扩大支出,似乎不能减税。那么要创造良好的改革条件,还需要有一个强力的经济“强心针”,以促使新一轮的经济繁荣。在此前提下完成变革。

  强心针就是消费信贷,新一轮的经济繁荣就是以消费信贷推动的经济繁荣,以消费力抵消房地产繁荣导致的严重泡沫。即卸掉房地产包袱。在消费信贷推动的经济繁荣期间,实现减税,降低债务比例,化解债务风险,加速金融化。缩减政府投资。并将地方债务地方化,自负后果。此为联邦化之经济独立。这是否会造成庞氏骗局,出现美国次贷危机的状况,这需要拿捏火候。

  如何消费信贷,能够刺激消费繁荣?普通消费者如何参与进来?这需要政府有点创新手段,比如身份证,可以以此为每个成年公民提供10万元的免息信贷,这就足以引起全国规模的消费狂欢。而这个信贷规模不足以处理房产。因此它能刺激的消费繁荣是要绕过房地产的。就是说,以消费为核心的繁荣来取代房地产为经济重心。当然,这个繁荣必须避免通胀,合理的方式就是要求房地产降价,刺穿房地产泡沫。有控制的大规模的消费繁荣,伴随大规模的房地产降价浪潮。由此通胀对通缩,危机即消除。虽然这会带来房地产链条产业的大规模危机但其危机可以合理对冲。失业再就业就很容易。

  那么政府由此丧失了卖地收入,该如何办?一方面地方债务自负,政府就不会盲目投资搞基建,缩减债务和投资规模,消费信贷带来的债务繁荣不是为政府投资准备的,而是为政府退出投资,为国企乃至政府本身的债务解套准备的。政府应当尽自己的地缘机构本分,丧失卖地收入,可以以租金收入替代。就是当土地食利者。卖地收入只能是增量收入,这样土地可能卖无可卖,不可持续。只有吃存量,租地收入,才可长久维持。也就是说,政府可以通过低价垄断,将城市的各种房产经纪挤掉,统一为政府廉租房。彻底解决城市人口的住房问题。既得收入,又得人心。

  债务繁荣基础上,才有减税。但减税对私企有利,好处是不能白得的。必须要以代价交换减税条件。而顺带以此解决根本的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就是通过这个措施完成合法合理的劫富济贫,以此才可避开中等收入陷阱。这就需要逼迫私企,创造其危机,以实现”城下之盟“。

  也就是说,在债务繁荣之前,要聚拢人心,掌握群众。利用经济衰退形势,威逼私企就范,接受减税条件。

  办法就是,加强集权,增加军费支出,摆开架势要扩军备战。同时打黑再唱红,指责私企剥削,要扩大国企,散布收归国有的言论。这会有很多吹鼓手。当然,这也就制造了国际危机,即”攻势防御“,由于这合情合理,由此加大国际谈判要价,争取一个稳定的改革环境,就是国内在进行大规模经济变革时,美国等国不准捣乱。

  开给私企的减税条件就是,要走金融化,上市融资。但必须接受遗产税,个人所得税的严格征缴,这都没什么。关键是要放弃上市资本的所有权,以共产先定论为理论基础授予其代理权。个人奋斗的成就,就是天然的共产代表。用钱来交换名。而实权未变。协议达成,不再进行对私企的攻击宣传。放缓并最终放弃扩军备战的激进扩张计划。

  如此债务繁荣,同时房价下跌到合理水平。回旋余地会变得大很多。房价下跌最终会降低社会运行成本,形成良性循环。消费信贷,只要安排得当,就不会出大问题。而债务繁荣高潮过去,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减税活动,理论基础还是私企负责人成了代理人,也就是公有,公有可免税。

  减税的结构应当是税制改革,减增值税,并最终放弃增值税等公司税,同时有减有加,加大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力度。使其成为主力税种。由此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也不会导致资本出逃。新税制建立,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则可以根本遏止。而资本向境外转移的运动,在经济持续发展时代是愚蠢做法。且协议已成,昔日私有资本当下可以认为是公有资本,昔日的资本家,现在可以认为是编外公务员,即不被通过的资本出逃是违法行为,且资本境外转移进行奢侈消费同样是腐败行为。由此弥补官僚系统与私企系统的收入鸿沟,这对挽回公务员的人心至关重要。此时私企的上市资本不再被认为是私有资本了。贫富差距自然大大减小。

  这样,金融化的改革可以打着共产主义的旗号来搞,这很重要,可以让坚持传统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人们有个适应时代发展的台阶,无需自我否定,对他们来说,目标是全新的,也就没有了迷茫,有了方向。债务繁荣必然导致大规模的创业活动,而打造企业家社会则是产缘民主的核心追求,即其行为可以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背书。

  其逻辑对政府来说就是先集权,再分权。集权打共产主义唱红旗号,分权同样打新的共产主义创业旗号。当然,这里持久需求的关键还是劫富济贫的金融创新。共产先定,剥夺上市私产,给予其名分。这也是一个两厢情愿的交易。而意识形态彻底统一合流。

  这是个整体的社会改革设想,意识形态危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可以一并解决。避开中等收入陷阱。持久繁荣是可期的。这里遗落的是劳工力量,最后还是谈一下。集权时代,这不是个问题。分权时代,劳工力量要放开。要允许社会自组织,就共产党来说,它早已不是个党,而是一个官僚机器。这个官僚机器之所以还要打党的旗号,不止是历史原因,而且还要充当意识形态堡垒的作用。这要看得开,当社会自组织了,而且这些自组织都慑服于产缘民主的共产主义历史理论。那么意识形态本身就是社会自觉维护的了。党本身就可有可无。

  产缘民主的共产主义理论是个开放的理论,我无意于为它规划太长远的前景。社会的法统在谁手里,谁就会有一番自己的解释。现在能提供的仅仅是个框架,但这也已经足够了。它可以对美国等国展开意识形态攻势,这也是全球化时代需要的意识形态。党的历史,无需颠覆,而它的革命叙事,也可以继续下去,衔接下来。改开三十年,与之前三十年,的确无需互相剥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