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面试 > 面试自我介绍 > 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两个从13岁开始就相识的女孩七月和安生,心心相惜成为彼此最好的朋友。机缘巧合之下,七月和安生爱上了同一个叫做“家明”的男生,最终得到各自命运的安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欢迎阅读!

  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一

  电影画风唯美干净,情节也精巧迷离,不过,我个人觉得,电影更接地气,而小说则更飘逸空灵,有一种灵魂深处的哀伤。难怪有人说,原著是少女看青春,电影是成人看青春。

  最触动我的却是电影中人物性格的深化,安生不再是小说中那个孤傲冷峻、动荡不安、具有攻击人格的女孩,而七月也不再是小说中那个柔慈怜悯,先人后己、全是圣母情怀的女孩。

  或者说,七月和安生的关系不再是小说中家园守望的母亲与异域放逐的女儿的不对称关系,而是懵懂成长过程中一个女孩和另一个女孩之间的对等关系。而这一视角正好呈现出人性更多的复杂面和真实面,也为成长这一主题提供更深度观照与聆听的可能。

  综观不少影评,解读还停留在“常规与自由”、“安定与漂泊”、“独身与婚姻”等女性不同生活方式的思辨上。仿佛促成七月和安生之所以从对抗走向和解,是她俩终于互换生活方式成为了对方——因为安生停止漂泊生活后选择结婚嫁人,终于得到踏实平稳的幸福,因为七月放弃安逸环境后选择浪迹天涯,终于得到自由轻灵的幸福。

  这种评论过于美化了外在的生活方式本身,而忽略了人内心的突破才是根本——毕竟,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其利弊。家与烟火的生活,有其踏实平稳的一面,也有其固步自封的一面,诗与远方的生活,有其自由轻灵的一面,也有其颠沛流离的一面。

  一个人的内心若没有通透澄明,即使去了远方,也未必活得海阔天空,即使结了婚有了家,也未必活得气定神闲;同样,人的内心足够宽广丰盈,即使没去过远方,也会在寻常风景中乐山乐水,即使没有结婚没有成家,也会安于一个人的独处时光。

  在影片前半段,安生更多被呈现的是漂泊生活中颠沛流离的一面,七月更多被呈现的是稳定生活中固步自封的一面,而在影片后半段,安生更多被呈现的是稳定生活中踏实平稳的一面,七月更多被呈现的是漂泊生活中自由轻灵的的一面,不知是不是导演有意为之,所以,我个人觉得,安生从未变成之前的七月,七月也从未变成之前的安生,她们只是在努力变成未来更好的自己。

  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二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部文学作品,同一部电影,不同人的观后感也千差万别。

  电影《七月与安生》里的七月,是颠沛的自由;安生,是安定生活。两种不一样的性格和生存方式却最终走向统一,却也正是因为看透对岸风景,才如此渴望此岸的人生。

  《七月与安生》脉络清晰简单,讲述的是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女孩子,因为同一个男性而交换人生的故事。交换人生,听起来像天方夜谭,我十分敬佩庆山—安妮宝贝把故事情节转折安排的这般恰如其分。感慨结局的出乎意料,却又是意料之中。

  开头,观众都喜欢七月这人设。长相漂亮、成绩优异、有礼有节、乖巧懂事,有一个不错的原生家庭,一看就是接受良好教育的“别人家的孩子”。 如果,我是家长,也希望自己有一个这样乖巧听话的孩子,而不是天天背逆自己的顽童。父母的本意是少让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累,希望孩儿的路途平坦顺利,甚至有家长不折手段也要扫清孩子前行路上的一切障碍。 七月从来不做出格的事,认认真真学习,考上大学,连大学专业也都是听父母的安排,毕业留在家乡,跟一个门当户对的人结婚生子,哪怕对方不爱自己,只要合适就行。所以,最后勇敢面对苏家明不爱自己,并成功逃离原有生活轨道的七月是真正的勇士。这世间,有多少人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苟且完一生,不敢丝毫偏离原有的生活轨道。

  看完电影,不能只是一味感慨安生历经颠簸和磨难,最后终于安定生活这样屌丝逆袭成功,这样的感人肺腑的故事,却忘记了安生后来的安定,也七月在成长岁月里物质和精神上双重的扶持和陪伴。

  多希望七月最后并没有在27岁死去,虽然前面伏笔已够多。但还是一意孤行希望她能好好活着,就像安生写的故事里的样子,流浪到世界各地,看雪地、看日落、看大海。

  我始终认为,安生才是作者浓墨重彩描写的人物。无论如何漂泊,最终还是要安定下来。流浪时,无依无靠的安生,为了成全七月和苏家明,外逃时却亲眼目睹洗剪吹男友的劈腿。为了混口饭吃,一口气干掉一瓶红酒。一种近乎疯狂的人生。 安生的原生家庭,注定了安生在客观上自由无拘束的生存状态,也就造就了那种把安生扔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能茁壮成长的性格。 我在安生身上看到了些许自己的影子。 总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哪怕外面的世界风刀霜雪,哪怕生活不是远方和诗,哪怕生活是马革裹尸、茹毛饮血。 那个凡事总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柔弱者。从不会说出自己的孤独和无助,很少对人流着泪说,我也坚持不住了,却只会心里滴着血,还表面若无其事地对朋友说:来我的臂膀里躺着吧,我给你依靠。即是自己一无所有,也白日梦的想着有一天我什么都有了,什么都给你最好的。 经历很多的“漂泊”。我把所有没有的无安全感,总结为“心无处安放的飘零”。也希望有天,能像电影里安生,在也无风雨也无晴的那一天,能平静得把这些烂大街的昨日悲伤写成跟自己无关似的文字。 当我看到七月误解安生好意的时候,心生泪意。孤独、误解、我都不在意,至少你一直都在,这就很足够了。 也许哪天我“流浪”够了,也安心的生存,在某处安营扎寨、繁殖后代。

  电影里的台词:“有时候,七月是安生的影子;有时候,安生是七月的影子”。七月与安生,就像是一个人矛盾的一体两面,历经岁月的洗涤,装得太久,终是面目全非,最后的最后,还是会和身体里本真的自己握手言和。大众都是羡慕安生的稳定,却忘了七月抛弃一切去追求自由,成全安生和苏家明,才是最勇敢和善良的那个人。 无论是七月还是安生,成长都是孤独的。无论人生路上,来去路过多少匆匆过客,七月只有安生和苏家明,而安生的成长路上只有七月。有多少七月羡慕着安生;又有多少安生羡慕着七月。有多少人过着七月的生活,想变身为无拘无束的安生;又有多少安生,希望成为衣食无忧的七月。有多少人真的将七月的人生过成了安生;又有多少人将安生过成了七月。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2.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2016

3.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4.2016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5.口碑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6.2016新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7.真实电影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8.2016电影《遵义会议》观后感(五篇)

9.2016青春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10.长征80周年电影遵义会议观后感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