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培训充电 > 最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最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日志

时间:2020-10-10 11:02 培训充电

  为大家带来的是最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日志,欢迎借鉴。

  最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日志【一】

  现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作为现代教师,我们自己应该不断充电,不断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比如,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同时,发挥学生的联想,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从而轻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喜欢学习,并且更加有效地学习。因此,为了更好地设计一堂课,上好一堂课,让学生喜欢学习、掌握知识,我们教师应该更好地掌握和利用信息技术。

  一、掌握信息化教育技术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教育信息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潮流。作为一名教师,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把握信息化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需要。

  将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有助于教师整合教育资源,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信息教育技术是新型的科学教育技术,能弥补陈旧教学中的不足,传统的教育手段费时费力,不利于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把握知识,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益。只有充分把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用于教学中,才能提高教学效益。

  三、积极应用信息化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技能的需要。

  实践是学习的目标,也是提高应用能力的手段,教师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才能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不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学习并提高自身教育技能。

  四、终身学习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止步不前,那么就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就不能胜任教育工作,要认清形式,勇于挑战,树立信心,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完善自身素质,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实现自身教育水平得到持续发展,在不同阶段都能胜任教学工作。

  最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日志【二】

  我国信息技术的教学多数还仅仅局限于自身学科的教与学上。如何彻底改变目前传统学科教学与计算机教学分道而行、难以维系的窘境,如何使现有的信息技术课堂挥发新的生机,将成为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共同研究和讨论的新话题。

  本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与传统学科的完全整合已趋于整合。但在今天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极快,这就使得课程和教学形式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为了跟上这种变化,教师应具备课程设计和开发的能力,要以先进的媒体技术为基础,努力构建符合课改要求的信息技术的“新课堂”。改革课程结构,制定最佳教学策略和信息组织形式,重组课程传递方式,使之适应时代的变化,使课改落到实处。

  从现行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信息技术能帮助我们干些什么呢?怎样帮助你学习?还只局限在理论上的认识。有人甚至因为信息技术课枯燥、没意思而做小动作、玩游戏。我们承认每门课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同样有其局限性,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包打天下,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 因此,实现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学科教学的协调与合作,是当前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改革和尝试、实破传统教学模式束缚的有效途径,是发挥课堂的重要途径,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信息技术教育自我发展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融合可有效地改进对课程的教学,即能实现下述目标:

  ①进一步体会学习信息技术的有用性,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操作技能。

  ②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便于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收发和利用等技能。

  ③不仅促进了班级内学生的合作交流,而且还促进了本校学生间以及与社会的合作交流,从而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谓“生成”:即创造新的教材、使旧教材富有新的生命力。信息技术教育不仅包含计算机教育课程本身,还应包括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其他学科教育;

  对小学生兴趣和意识的培养,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学生智力的开发,就是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各种信息,最后内化为主动探究的学习主体上来。然而,现实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并没有促使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去、没有感受到作为一门工具的计算机对他有什么帮助。因此,我们在反思我们的教育时,要充分认识到目前信息技术教育的这种特殊性。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将会彻底颠覆我们习惯的“教学”和我们的教学习惯。将唤起学生的经验,打开学生的想象,启动学生的情感,还需要教师的经验和情感的投入,甚至需要其他相关的学科的介入来引起共鸣。如将思品课、班队课与语文、数学、英语整合,那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信息技术法制观念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他们对假、丑、恶的分辨能力等。这样的一个互动、对话的过程已经不再是我们习惯的“教学”了,而是一个以文本为中介的生命交流和碰撞的过程,是一个课程内容不断创生,课程意义不断提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