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求职指南 > 职场维权 > 教师职称与工资挂钩吗

教师职称与工资挂钩吗

  导读:今年年初,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国务院已经下发了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费的三个方案。具体来看, 本次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普涨,重点是向基层倾斜。像公务员中最低级别的办事员,基本工资标准是由630元提至1320元;事业单位中最低级别的工 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分别由610元、630元、3150元,提升至1280元、1320元、6940元。中小学教师、医院护士的基 本工资标准提高10%。此外,不同级别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费也都有提高。

  提起职称评定,淄博一位中学教师说,学校700多个老师,高级名额一年也就一个,中级名额2到3个,排队等高级的有300多人,等中级的100多人,“几乎看不到希望。”

  名额紧张,一直是职称评定的老大难问题。

  不少老师反映,优秀的老师太多,可职称名额太少。一些老师已经符合了条件,摩拳擦掌地准备评职称,可是一年也不一定能等来一个名额。

  更有老师反映:“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评职称更难,要论资排辈,这个退休,那个补上,只能等着。”

  “俺也不去想高级职称了,前边一群人排队呢!”山东“80后”教师李虹“乐天知命”,“没有名额啊,论资排辈,干得再好,晋级还是没有希望!像我这么大年龄的,能评上中级已经很幸运了!”

  因为名额少,一些学校采取职称评定的评、定分开政策,虽然有一些老师条件符合了,但是还要等名额,这也让一些老师感到焦虑。

  不同地区之间,各级各类的教师之间,在评职称上也有很大的差异。网友@王长厚说:教师职称尤其是解决“民办园校教师”的职称评定,是个由来已久的问题。还有老师反映,在评职称的机会上,城乡教师差距巨大,相比城里,农村教师评职称更难。

  重科研轻教学,一线教师评职称难

  在职称评定中,年度考核、评优选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认定等,都可作为参评高级职称的业绩条件,而在这些荣誉的评定方面,和中层以上干部相比,普通教师普遍处于劣势。

  孙明说:“能得到高级荣誉的一般是学校领导、中层干部,一线教师勤勤恳恳工作多年,也不一定能获得个小小的区级荣誉。”

  “现在的教师早不是从前那种安安稳稳、悠闲自得的教书先生了。”有教师表示,一线青年教师身上都压着很重的教学任务,难以有时间开展教学以外的研究工作,可绝大多数的考核都以科研为主,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期刊等级、申请的课题数量和大小等等都是摆在眼前的“难题”。

  而最大的难题在于,越有资历、头衔的老师越能拿到高级别课题,越能有更多机会,一线青年教师几乎没机会。

  职称评定“痛”在哪儿?

  存在不公平现象,学生喜欢、课教得好的教师未必能评上

  有网友留言表示:职称和工资挂钩,对教师来说意义重大。所以,机会一来,有的老师就拼命找关系,找人代写论文,甚至形成了产业链。现实中,有这种“谁的关系硬,谁就能评上职称”的现象存在。

  中国青年报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哪些职业最受职称评审之累”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排在首位,73.2%的人选择此项。76.5%的人意识到目前职称的最大问题,是职称评审制度不能反映人的实际能力;65.7%的人表示,名额分配中存在拉关系等现象。

  还有网友表示,老师为争指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影响了教师之间的团结、和谐,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教师程平工作近20年,成绩突出,就是晋升不上一级教师。“因为每次晋级标准都在变,量身定做、名额分配,人为因素多,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程平说,“精力放在晋级上,哪还有心教学啊!不仅如此,还人为增加了教师之间不合理竞争的内耗,说起来是笑话,传出去丢人。”

  评上职称的老师易懈怠,没评上的只能“多劳少得”

  人民网一篇报道显示,晋升了职称的人有40%以上的早已不再代课或不用代课了,他们中的人有的当了校长、中心校长、报账员、督导、后勤人员等;而另外一部分仍处在一线的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也绝大多数不再担任所评学科的教学工作。

  因为职称与工资紧密挂钩,一些教师反映,评上职称的教师与没有评上职称的教师工资差距越来越大。而没有评上职称的教师,往往在教学一线工作,最为辛苦,但却因为职称与工资过多挂钩而拿不到更多的工资,这挫伤了一线老师的积极性。“比如,班主任劳累又费心,待遇比较低,很多人不愿干。”

  就在今年两会期间,几位来自山西的教师网友呼吁代表委员关注教师职称问题:“教师职称与工资过多挂钩,导致教师同工不同酬,存在多劳少得、少劳多得的现象。”

  准备评聘材料精疲力尽,老师无法安心教学

  “现在的教师职称评选就是做各种材料!”中国教育报微信的网友反映,为了评高级教师职称,往往需要几天几夜才能做好材料,反复地修改,反复地上传。

  在百度上搜索“职称程序”,小编发现,百度经验中专门有一条“教师评中学一级职称的超详尽流程”,点开一看有八个步骤。

  正因为程序繁琐,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一些老师认为,教师的本职工作应为教学,而如今却往往要为评职称而花大量时间、精力在准备材料等无关教学的事情上。

  “教师最主要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现在却有这样的现象:跟职称有关的我做,跟职称无关的,我就不做!”中国教育报有网友认为这实在是“本末倒置”。

  还有老师反映,评职称所考察的内容,并不一定能够科学反映出老师的水平,一些上课很棒的老师评不上职称,而一些评上职称的老师,实际上课却上得不怎么样。

  厦门市某重点中学初三语文教师刘飞(化名)说,有个历史老师,教课的班中考成绩每年都是第一名。可他的职称评审就没过关,因为论文不够,学校一点办法都没有。

  职称制度如何改革更科学?

  今年2月,教育部发布2015年工作要点,其中指出,要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对此,一些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提出了具体实施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专家朱永新认为,因为职称评价体系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对年轻教师发展不利。受职称评定制度影响,评职称需要满足发表论文、考职称外语和计算机等附加条件,导致很多人为此耗费了太多的精力,而没有把精力放在主业上面。应该取消职称的评定,改为用人单位聘任,让职称与待遇脱钩。至于与职称直接挂钩的待遇问题,应由用人单位根据工作人员的业绩和表现来确定。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要建立教师委员会进行同行间的业内评价、建立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进行全程的监督、审议和多方意见表达,以保证教师职称评定的公正性。

  广州罗湖区某市属重点中学一位不愿具名的班主任老师建议,应建立起学校、市级、省级三级的评审机制,以形成相互制约监督,同时要求每所学校届时公布职称评定标准,以形成学校间的相互监督;在两名条件相当的老师中,应首先考虑来自非名校教师的职称评定。

  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四中学教师徐生坛建议,应让领导干部与一线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分灶吃饭”。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一位研究员称,现在为职称评审而发表的论文占了期刊论文三分之二的比重,但论文质量却很差。“明确岗位的要求和核心的业绩很关键,如果岗位需要论文,那就保留,有的岗位不需要,就可以不要论文,不能本末倒置,为求论文而论文。”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明确提出“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增加乡村学校中高级岗位数量,实现县域内城乡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总体平衡;改进乡村教师评审标准,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对此,很多受访的中小学教师表示充满期待,希望改革尽快落地,让农村教师的职业发展更有希望。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教师职称与工资挂钩吗

2.2017教师工资或将不再跟职称挂钩 你愿意吗?

3.2017教师工资改革最新消息,各地教师工资一览

4.中小学或取消教师职称工资

5.教师工资改革2015最新消息:职称制度配套改革

6.2016两会热点解读教师工资

7.2016年全国两会关于教师工资待遇

8.2017年社保退休工资新规定解读

9.2016工资调整最新消息:3类人工资要大涨

10.2014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并不代表涨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