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求职指南 > 人才测评 > 关于好家风好家教的征文

关于好家风好家教的征文

时间:2015-08-24 02:25 人才测评

  家庭不仅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更是个人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也是任期最长、影响最大的老师。好的家风如同和风细雨,在潜移默化中启迪孩子的思维和行为。以下是CN人才网小编搜集的关于好家风好家教的征文,快来看看吧。

  关于好家风好家教的征文一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就是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缺一不可。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有一个稳定的家庭,就没有一个稳定的、和谐的社会,而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就需要有健康良好的家风。

  这不,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份作业,让我写一篇关于家风家训家教的文章。一放学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去问妈妈:“妈妈,家风是什么?我们家的家风是什么?”妈妈想了想,微笑着说:“我们家的家风有很多呀!爸爸妈妈平常都怎么教你们的,想一想?”

  “这个……”

  记得有一次,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晚上,妈妈把晚餐做好了。我的肚子早就“咕--咕”地叫个不停了。一听到要吃饭了,马上就飞奔过去。我往桌上一看,呀,可真不错!有红烧茄子,麻辣烧鸡,凉拌三丝,其中有我最爱吃的荷包蛋。我看着桌子上的饭菜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我便悄悄地拿起筷子伸向麻辣烧鸡。忽然,只听“啪”的一声,我伸向桌面的筷子被另一双筷子拨向了旁边,接着,头也被重重地敲了一下,疼得我叫了一声“哎哟——”。爸爸说:“爷爷奶奶还没有吃,你怎么可以先吃呢?”妈妈又接了句:“对,要尊敬长辈,我天天跟你和弟弟说,怎么这么不长记性呢!”我看见桌子上首的两个位置空着,而碗筷已经摆好了。“去,叫爷爷奶奶过来吃饭。”爸爸的语气极度威严,不容有半丝抗拒。于是,我跑到爷爷奶奶的房间,对着他们,右手横在胸前,左手横在背后,鞠了一躬:“酒菜已经备齐,请二位大人入席!”“爱卿平身!”爷爷磕了磕旱烟袋,装模作样地回应道。“噗嗤!”奶奶忍不住笑出了声,“乖孙女,我们吃饭去喽!”拉着我的手来到饭桌旁。浓浓亲情伴随着欢声笑语溢满了整个堂前。

  是呀,妈妈经常教我们尊敬长辈,要孝顺,做什么事都要想着长辈和老人们。

  还有一次,我和妈妈在路上散步。因为我感冒了,所以要不停的擦鼻涕,擦完鼻涕的卫生纸被我随手一扔,扔在了地上。妈妈看见了,走了回去,弯腰拾起我扔的卫生纸,放到旁边的垃圾箱里,回头对我语重心长地说:“你怎么能乱扔垃圾呢?你想过没有,你的这一随意性的小动作,将会给辛劳的环卫工人带来多大的麻烦,将会给我们美丽的乡村增加多大污点!你从小就应该养成尊重别人的劳动,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啊!”我点了点头。

  爸爸妈妈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所以,我和弟弟都非常懂事,村里人都夸我们是懂礼貌、守规矩、爱劳动、乐助人的好孩子。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秀的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关于好家风好家教的征文二

  说起家风家教,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我的爷爷。

  叫爷爷,其实是姥爷,只因为他觉得内孙、外孙都一样亲,所以打小我就叫姥爷、姥姥为爷爷、奶奶。爷爷是位抗日战争时期的老革命,身上有说不完的故事,你若愿意听,他可以滔滔不绝地讲几个钟头,你若不想听了,他也不勉强,带上老花镜继续看他的书,读他的报。据说,爷爷很严厉,但对我们这些孙子辈的,却总是很慈祥,包容我们的调皮捣蛋,也不会追问我们作业做完了没?考试考几分?只记得有那么一次,那还是在我上小学的某天,我坐在爷爷家客厅的沙发上,趴在扶手上写作业。爷爷看我写了一会儿,说:“字要横平竖直、工工整整地才好看。比如这个‘我’字的一横,如果写斜了,就好像一个人的肩膀歪了,那就不好看了。”不知怎么的,我竟认认真真一笔一划连写了好几个“我”字,但那一横却怎么也写不平。爷爷又说了:“你坐得不正,写的字自然是歪的。”我赶紧跑到桌前,端正地坐好,再写。果然,“我”字写得工整多了。爷爷点点头说:“写字啊就跟做人一样,横平竖直、工工整整的,那是好字;行的正做的端、堂堂正正的,那才是好人!”这个道理,我好想听懂了!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2003年的夏天,我大学毕业工作了一年后,又准备出国留学。临行前的一天,爷爷专门把我叫到他家,说写了一封家书给我,要当面给我念一念:

  倩倩:

  祝你一路顺风。

  你要远离祖国……一个人到异国他乡留学深造,望学业有成、为国增光,成为栋梁之材。

  在留学期间……千万注意个人的品行……注意身体健康!达到身体好、学习好,达到有更高造诣,为国贡献力量。

  你在外一切都好了,家中的亲人就放心了……要经常和妈妈通通电话,使家里人都安心。

  在学习期间,要搞好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同志关系。

  ……

  最后,你学业完成后,……返回祖国与家人团圆,为国家献策出力。

  爷爷:辛洪祥

  奶奶:李仙霞

  2003.8.24

  这封家书篇幅不长,写在半张A4纸上,被郑重地交到我的手上。爷爷问我:“一个人在外面上学很辛苦,你能不能吃得了这苦?”“我能!”我坚定地回答。爷爷点点头,说:“那好,那你发誓——学成归国,报效祖国!”我没有半刻迟疑,大声说:“我发誓!”这是孙女对爷爷的承诺,更是一位小党员对一位老党员的承诺。带着爷爷的嘱托,带着这份承诺,带着这封家书,我踏上了漫长的求学之路。

  从此以后,这封家书我一直随身携带。它陪着我度过了7年辛苦的留学时光,陪着我学成归来重回到祖国的怀抱,陪着我走上工作岗位,陪着我认识男朋友,陪着我成为新嫁娘。记得我第一次带着爱人来看爷爷的时候,爷爷开心极了,拉着我爱人的手给他讲自己怎么当上村里的儿童团团长,讲他15岁时跑到当时的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面前要求参加八路军,讲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讲他头上受的伤,讲他杀死的那些个小鬼子。爷爷骄傲的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的纪念墙上刻有他的名字,刻名位置:三野机关和直属部队第121排第23列,那里可是山东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爱人坐在那里静静地听着入迷了。爷爷拿出他所有的奖章、证书和纪念章,宝贝似的一个个抚摸着,摸到那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的时候,轻轻地说:“接受这枚纪念章,我觉得受之无愧、无尚光荣,我非常珍惜!”爷爷看着我俩说:“你们两个都是好孩子,学习好,能力好,还孝顺,现在成家了,两个人不要吵架,凡事多商量,要相互扶持。你们要好好工作,多为国家做贡献!”这话听起来是多么耳熟,我不由得把放在钱包里随身携带的那封家书拿到了爷爷的面前,爷爷看了又看,笑了:“没想到这么久了你还一直留着啊!呵呵,那时候我字写得还挺好看,挺有劲儿,不过,现在老了,有点儿写不动了!该是你们年轻人出力的时候了!你知道吗,豆豆(我的表妹)也跟你一样在大学里入党了,还有乐乐(我的小表弟),他在大学里也递交入党申请书了!”这就是爷爷,有他的坚持,这是他的峥嵘岁月,是他的信仰。而我们,则是他的传承!

  写到这里,我不禁又把这封家书拿出来,它被我折成2厘米见方,小小的,藏在钱包的最里面。一点一点展开,将近14年了,连纸面都有点儿泛黄了。这封家书承载着爷爷深深的爱、希望和嘱托。它后来又一直陪着我怀孕、生子,成为一位幸福的母亲。可是,写家书的的这个人,却永远地离我而去了。脑子里浮现的是他最后离开时的画面,一身唐装,戴了顶深色的帽子,安详平静地躺着,周围鲜花环绕。这是我第一次面对与至亲的生离死别,看着爷爷身上盖的党旗,鲜红鲜红的,把他稍显清瘦的脸映得红扑扑的,我觉得爷爷还没有走,他只是睡着了。恍惚间好像又听到爷爷在90岁的寿宴上说的话:

  “我很幸福!我的老伴儿李仙霞同志一直陪着我、照顾着我。我儿女双全,孩子们都很争气,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取得了成绩,他们培养的下一代也都很优秀,我的孙子、孙女们一个个都是大学生、研究生,学问都比我高!大的上班的,要努力工作;小的上学的,要好好学习。将来你们都是要为国家做更大贡献的!

  我是有71年党龄的老党员了,仙霞同志也是1948年就参加革命的老党员了,我们的孩子里有5个党员,我们的2个孙女们也都是党员,我们一家三代都有党员!我光荣啊!

  我们一直是个和睦的大家庭,现在更是四世同堂了,我有了曾孙子小雨点儿(我的儿子),他又漂亮、又健康,手大脚大,透着聪明劲儿,要好好培养,将来肯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房门外,我的儿子在大声叫着“妈妈!妈妈!”将我的思绪拉回现实。我轻轻合上家书,一下一下,又将它折回2厘米见方,放回钱包的最深处。从这封家书牵引出的一点一滴的回忆,是别人口中所谓的家风家教吗?我不确定,因为我确实无法具体将其总结成几条几款,但这些却一直在我的大家庭里,一代一代传承着。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要把这封家书念给我的儿子听。

  最后,用我从爷爷的回忆录里看来的一首词来结束这篇文章吧:

  《沁园春颂党》

  红船始航,星火燎原,岁月峥嵘。率工农武装,焚妖除魔;锤扫三山,镰开新权。驱贫致富,昌隆国运,享幸福莫忘先贤。立大志,要兴利除弊,崭新明天。

  中共忠于人民,驾小康舰破浪向前。征途有万险,慎保安全;改革春风,神州欢腾。共产党人,忠心赤胆,敢叫华夏换新颜。带全民,创和谐社会,造福人间。

  关于好家风好家教的征文三

  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它不仅是一种情感的牵挂,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家风是一个人的基本行为准则,是一个家族优良品质的传承,是留给家庭成员的宝贵财富。子欲养而亲不待也,虽有遗憾,外婆在我刚远门在外求学时就离开了我,但她那勤劳、善良、坚强的品格却不会缺席我的人生。

  我小的时候父母工作忙,吃住都在外婆家中。与我同辈的表兄妹里,我哥,我妹妹弟弟都是我外婆一手带大的。我们几个聚在一起时总是吵吵闹闹,争宠争吃争玩具的事更是时常发生。但每次由外婆来做裁判,我们几个却总是服气的。因为她不像我们各家父母那样宠着让着最小的那个,做错事时,谦让的总是年纪长的哥哥姐姐,好吃的好玩的要留给弟弟妹妹。外婆总是能耐心听完我们各自的不相让的理由,然后一个个去分析情况,糕点平分着吃,玩具轮流来玩,谁真的做错了就要赔礼道歉。从小外婆教会我们的这种谦让、分享、平等的态度也让我在以后的为人处事中受益良多。

  勤俭节约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外婆也是有过之而不及。一件衣服穿上个十年八载的一点也不夸张。逢年过节儿女孝顺的钱、物总是原封不动的存着,等到我们这些儿孙去的时候都要帮着先清理外婆攒在那舍不得吃的或是舍不得丢掉的食品,还要听外婆在旁边边说不要浪费边回忆当年全家一起挣工分换粮的艰苦岁月。但对自己的生活本着节约态度的外婆也会有大方的时候,在子女生日的时候,在儿孙学业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都会收到外婆丰厚的奖赏。她也常嘱咐我们,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贪,金山银山,与你无关。在后来我努力竞选成为党员的学习过程中,读到一句话:“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讲的就是外婆的那个道理吧。一名党员确实需要有廉洁奉公的道德操守。

  外婆虽目不识丁,也不懂什么深奥的大道理,但在村里人缘却异常的好,这和她与人为善,不留私心的处事原则密切相关。外婆的住处是一连排的平房,家家户户出自家门就能互相碰面。有时候别家有事外出,小孩没人管都会交给外婆;突然下雨的时候,下班回来衣物直接去外婆家取就行,保准干净整齐摆着;平日里这家去菜园摘个菜,那家帮忙烧个水,外婆都乐意帮忙。邻里间相处的十分和睦。后来外婆意外摔倒中风瘫痪在家后,邻居们也都会在家人忙不过来的时候搭把手。这一连排的平房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其乐融融,互帮互助,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儿,这就是好家风支撑起的好的社会风气吧。勿以善小而不为,外婆的与人为善,为我们做了个好榜样,也为自己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在外婆瘫痪中风的那两年里,她的四个女儿却像呵护孩子一样呵护她。外婆前期神经敏感浑身酸痛,整夜整夜的不能入眠,那时还没需要陪床,白天儿女来看望她的时候,她总是笑呵呵的表示自己浑身有劲,吃饭都是大口大口的咽下去。那时她总劝我们不用担心,她会坚持,每天忍着疼痛在院子里来回走动锻炼协调能力。后来外婆的身体越发支撑不了,只能静卧在床。我大姨和我母亲轮流陪床,贴身照顾,每天都帮忙擦洗身体,即使是炎热的夏天,外婆的身体也从未有一丝味道,一点褥疮。到了周末,离得远的三姨和小姨也会赶来帮忙。外婆后期由于病痛的折磨,已经神志不清,几乎辨不清什么人,也听不懂什么话了,但还是笑呵呵的和来看她的人打着招呼。外婆临走的时候除了我在外地读书没能赶上见最后一面,其他儿女亲戚都围在她的床前。优良的家风就是这样一代代传承下去的吧。在后来我的学习、工作中,遇到困难也会迎难而上决不妥协,也正是受到了外婆与病魔战斗的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的鼓舞了。

  我时常想象,外婆她还坐在那砖瓦房给炉子添草烧火,我侧靠着她的身体掰开熟透的蕃薯,炉火照着我们两人,有带着甜味的温暖。可惜外婆已不在人世,但她那一言一行的教诲却一直陪伴着我,从学校走到工作岗位,从为人到处事。

  关于好家风好家教的征文四

  前段时间,适逢母亲八十岁生日。按照家乡的风俗习惯,凡整十岁的生日都要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我们做儿女的也没能免俗,邀请了亲戚们前来为老太太祝寿。

  为了达到父亲“简朴低调有意义过生日”的要求,我们严格控制参加祝寿人数,只邀请亲戚不邀请朋友,且不收任何人的“份子钱”。拜寿、切蛋糕、唱生日歌、致贺词、合影、子女献歌等场面热热闹闹,母亲很是高兴。

  晚上,众亲戚散去,我们姐弟三人围坐在一起陪父母亲吃晚饭。已是八十二岁高龄的父亲不顾我们的阻拦,再一次亲自下厨。没过一会儿,父亲的“拿手菜”被端上了桌。不用看,我们姐弟三人都知道那盘精致的“拿手菜”肯定是韭菜炒小藕。夹起小藕吃了两筷,味道虽然不如父亲年轻时做的那般可口,但父亲的良苦用心却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泪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在眼眶里打转,父亲和他的“拿手菜”的故事又再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记忆中父亲第一次做“拿手菜”,是在姐姐正式参加工作那天。虽然时间久远,但当时的场景却是历历在目。

  那天,是姐姐从泰兴师范毕业到工作单位正式报到的第一天。傍晚,做教师的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刚放下学生们的试卷,猛然看到母亲正在厨房里为女儿张罗着“庆功晚宴”,父亲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跨上自行车就出了家门。我们都以为父亲肯定是去学校拿什么东西,却没想到他去了菜场,买了韭菜和小藕回来。一到家,父亲就招呼我们姐弟三人拣韭菜,他则认真地切藕片。

  母亲有点好奇,问他在忙活什么。父亲把头一抬,神神秘秘地说:“我要为闺女做一道‘拿手菜’”。

  话一说完,就自顾自地忙去了,倒把母亲楞了半天——也难怪,平时父亲忙于教学工作,对家务事一窍不通,更别提做饭烧菜了。用母亲的话说,她一顿不烧,父亲就一顿没得吃。现在父亲突然说要烧个“拿手菜”,母亲能不感到惊讶和难以置信吗?

  天黑的时候,父亲的“拿手菜”上桌了,母亲宣布开饭。大家围坐在一起庆祝大姐顺利参加工作。

  我心生纳闷,倒要看看父亲烧了一盘什么宝贝“拿手菜”。不看不要紧,一看有点失望,不就是一盘普通的韭菜炒小藕嘛。父亲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失望,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单独做这道菜吗?你们看,韭菜是青色的,小藕又叫莲藕。青代表清白,莲代表廉洁,所以我的意思就是希望你们大姐她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清白做人,廉洁做事。当然,对你们大家的希望是一样的。”那年我还在读高中,弟弟在读初中。我们虽然还小,父亲的厨艺虽然不怎么样,但是我们大家吃那盘“拿手菜”却吃的津津有味。

  从那以后,我和弟弟以及我们姐弟三人的孩子大学毕业、正式工作以及每年生日的那一天,父亲无论多忙,都要赶回家中和我们一起吃饭,都要端上那盘“拿手菜”。我们姐弟三人知道,父亲是在时时刻刻地提醒我们,一定要清白做人,廉洁做事。人们常说一个幸福的家庭必定要立家规、正家风、严家教,我想,我家的好家规可能只需一盘“拿手菜”就足够了……

正文分割线

请戳下文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