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实习报告 > 简历封面 > 2017教子有方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2017教子有方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时间:2017-09-18 14:31 简历封面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下面是CN人才网小编给大家提供的2017教子有方最美家庭事迹材料,一起来看看吧。

  2017教子有方最美家庭事迹材料一

  在喀拉布勒根乡,提起刘顺清,许多人都会感叹不已。现年近60岁的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但在她身上,让人真正看到了一个普通母亲的伟大。她把六个子女培养成材的成功经历,以及那种勤劳能干、朴实善良的美德,更让四邻八方敬佩。

  刘顺清共生有六个儿女,丈夫于2001年一次意外车祸离开了他眷恋家人及孩子们,那时长女刚参加工作,最小的一对胞胎儿子才12岁,养育儿女的大任落到了她一个人的肩上。她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了儿女身上,精心培育和教育着儿女。她经常与孩子沟通,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思想。认为教育孩子首先应该教育他如何做人,这才是孩子将来在社会中的立身之本,没有良好的品德,即使才华出众,也难以做出大的成绩。她总是坚持第一是做人,第二是做事。教育孩子必须有孝心,学会关爱他人,给她们讲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她让孩子从小知道,孝敬长辈,关心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给孩子以实践锻炼的机会,平时让孩子分担家里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由于家庭生活的贫困,很多农村的孩子没读上几年书,就进入社会进行生存式的奋斗。但刘顺清宁愿自己多吃点苦,也要把六个儿女都送进学校。她每天起早贪黑,省吃俭用,供六个儿女读完了小学、中学、大学。如今,六个儿女都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大女儿是一名优秀女护士,救死扶伤为人民,呕心沥血献爱心;二女儿和四女儿都是光荣的人民教师,勤勤恳恳培育新一代,兢兢业业争当好园丁;三女儿是一名科级领导,儿子是胞胎兄弟,大儿子是一名飞行员;小儿子是新疆某部队一名官兵,挥洒热汗保安全,建设祖国献力量。在胞胎兄弟双双考上大学时,自治区领导亲自来到这位伟大母亲家里进行慰问,感谢她为国家培养了栋梁之才。刘顺清教子有方的事迹在全村被传为佳话,被誉为各个家庭学习的榜样。

  现在子女们都已成家立业,家庭成员已有15人。在这个大家庭里永远继承着热爱生活、好学乐施、孝敬老人,而且夫妻和睦、姐弟相助、妯娌相帮、和谐邻里良好家风。刘顺清她用无私的母爱,呵护着六个儿女;她用全部的深情,她用实际行动为孩子做出了榜样,为时代和社会谱写出了一曲当代母亲平凡而动人的乐章。

  2017教子有方最美家庭事迹材料二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普遍的心愿。子女是在父母的身边长大的,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启蒙教师,父母通过言传身教,担负起对子女成长教育的责任,一直以来都在为子女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青松路街道办事处阳光社区辖区居民李东极、魏秀萍一家居住在塔里木大道与二桥交汇处的自然村,是憨厚老实的农民。他们1976年进疆,在阿拉尔驻足扎根。居无定所、举目无亲的夫妇俩没有接收单位,靠自己那双勤劳的手开垦了15亩的荒地,自建了2间混泥土住房,除种植蔬菜自给自足之外,其余的土地都种植果树。在农闲时,夫妻俩以在工地上打零工的方式补贴家用。1994年,四个子女陆续上学,高昂的借读费用让原本收入微薄的家庭雪上加霜。平时的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就只为了四个子女能学有所成,出于压力与无奈,夫妻俩决定放弃水管处的黄金地皮,毅然决然的选择退地。

  生活中,即使受人嘲笑、挤兑、欺负,夫妻俩也总是以人穷志不穷的理念教育子女,不要在意他人所言,把全部心思用在学习上,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子女的乖巧懂事是对夫妻俩最大的安慰。三子李俊峰考虑到家庭经济的窘迫,为减轻父母的重担,自作主张放弃了留校深造的机会,想以自己自力更生有了经济能力,再回学校深造。面对孩子的选择,夫妻俩沉默了,他们知道儿子的这个决定可能会改变他的一生,但看到儿子李俊峰坚毅的眼神和认真的态度,知道儿子的牺牲是对他们的体谅,便无奈地默默接受了儿子的选择,一起携手为家庭而奋斗。

  如今,四个子女给夫妻俩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两个女儿大学毕业后都考上了公务员,现已组建了幸福美满的家庭;大儿子自复旦大学毕业后,又继续深造读研、读博,目前在北京发展;小儿子大学毕业后顺利的进入水利局设计院工作,子女们一个个顺利完成学业,出人头地,为夫妻俩争光添彩。懂得感恩的子女曾多次商谈让夫妻俩与他们一起生活,可夫妻俩不想成为子女的负担,以不习惯住楼房为由,拒绝了子女们的一片孝心。每逢周末、节假日,子女都提着大包小包的营养品、衣服等来看望日益年迈的父母。

  李东极、魏秀萍夫妇的日子虽清贫,思想却富足;寒窑虽破旧,却能遮风避雨;生活不易,却知足常乐;文化虽低,却教子有方。平凡普通的农民夫妇舍小钱、顾大家,为将四个子女培养成才,付出的代价和其中的辛酸,可能也就他们自己最清楚。

  2017教子有方最美家庭事迹材料三

  王华录家庭是一个幸福的三代同堂的五口之家。

  妻子荀蕙,今年50岁,中共党员,辽宁岫岩人,是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公共卫生科主任。她工作认真、业务娴熟,服务热情,长年坚持医疗诊治工作,获得白银市科技成果三等奖两项,白银市科技项目立项两项,并在国内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获得2009年全区疾病控制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获得全省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先进个人。

  丈夫王华录,男,汉族,现年50岁,中共党员,甘肃省皋兰县人,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多年。他刻苦钻研业务,热爱医学事业,长期坚守临床一线,诊治患者近万例,他心系患者,热情服务,对每一位需要的患者,总是亲自手术诊治;他经常下乡巡回义诊,廉洁行医,乐于奉献,遇到贫困的老乡看病,多次自掏腰包,彰显爱心。是一位患者喜爱并信赖的外科医生。他先后发表医学论文数十篇,完成科研项目4项,取得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荣获白银市等卫生工作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10余次。他以无私的品质、良好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严谨的学风,诠释着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在当地深得人心,赢得尊重,2013年被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卫生厅授予“2012年度‘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荣誉称号。‍

  两人于1987年结为夫妇后,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相亲相敬。二十年前,《西北一家人》系列记录片就曾报道过这个平凡和幸福的小家庭。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个家庭更是和睦有加。他们不但将自己的小家庭打造的温暖幸福,还拥有一个和美融洽的大家庭。他们尊老敬老,悉心照顾双方的父母。姊妹间互亲互爱,姑嫂妯娌间更是敬爱有加。

  对于事业和家庭的关系,二人认为两者间不可替代、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处理好可以相辅相成,每一个人完美的理想是事业有成和家庭幸福的和谐统一。事业兴旺,家庭才有基础,家庭美满,工作才会更加顺心。因此,在事业上,两人相互鼓励,相互支持。通过自己的努力,两人先后于2002年和2009年晋升至副主任医师,并在国内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医学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必须不断学习,因此,业余时间夫妻二人把大量精力用在学习上。身教大于言传,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的孩子,养成了他好学善读、乐于助人的性格。2006年儿子王世岳考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学习德语语言文学。2010年本科毕业时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并保送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得北京大学博士生最高奖励“校长奖学金”,其间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交流学习。

  儿媳吾采灵,浙江衢州人,2006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学习期间成绩优异,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并被保送入北京大学法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曾多次获得“光华奖学金”、“五四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其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交流访问。

  两人于2013年在北京成婚。2014年,小家庭中的第三代出生,为这个和谐而温暖的家庭更增添了新的希望。

  2017教子有方最美家庭事迹材料四

  走进殷家城乡,提起张忠明,许多人都会感叹不已。现年60岁的他,看上去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村人,但在他身上,让人真正看到了一个普通父亲的伟大。他的三个子女在他的培养下出了两个清华生,一个取得司法资格A证的本科生的成功经历,以及那种勤劳能干、朴实善良的美德,让四邻八方津津乐道。

  张忠明曾是一名人民教师,有着稳定的工作,在贫穷落后、靠天吃饭的山里人眼里,那是一份令人眼热的工作,然而让人想不通的是,张忠明为了子女申请了停薪留职,有很多人为之惋惜,但每当大家提起此事,张忠明总是淡然一笑,不在做声。在他心里为了子女成才,他有着“孟母三迁”的决心。然而这一路走来,他也并不轻松,但他对曾经的艰辛,总是不愿多说,每次都说“都过去了,只要孩子能有出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喜的成绩当然是多少年来老师们辛勤培育换来的,也是他的子女刻苦努力,顽强拼搏换来的,更是他的第一任老师--父亲优良的家庭教育,精心指导帮助所换来的。每当有人请教张忠明家庭教育问题时,朴实的他没有多少华丽的语言,但他们对家庭教育的纯朴的理解、对孩子所做的一点一滴,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