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职场资讯 > 职业规划 > 教师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教师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好人好报,需要健全完善的制度环境。要使好人得到好报,除了宣传引导、教育感化外,还应建立健全长效的保障体系。让好人及其家人生活有保障、有依靠,使更多的人敢当好人、愿当好人,全社会尊重善心、崇尚善举的氛围才会更浓。这是CN人才网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教师好人好事事迹材料,快来看看吧。

  教师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一

  一、人物简介

  张益民,男,1963年12月生,重庆市潼南区古溪镇惠光小学教师。

  二、事迹概述

  张益民,作为一个爱心发明家,多年来荣获近20项国家专利,渴望用他的发明造福社会;作为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一直用行动诠释着志愿精神:一年捐献血浆21次,给同事讲解现代教育设备的使用,自掏腰包为贫困学生购买学习用品,给孤寡老人义务照相,几乎承包了附近村上所有的电脑维修,组建“顺风爱心车队”……是村上远近驰名的热心人。

  三、详细内容

  高手在民间,渴望用发明造福社会

  今年54岁的张益民是潼南区古溪镇惠光中心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也是远近闻名的发明家。目前,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近20本专利证书。

  为了解决他人因近视造成的苦恼,他设计发明了《三功能两用视力矫正器》;为了减轻病人在冬天输液时造成的不适,他设计发明了《输液恒温器》;为了减少每年发生的煤矿瓦斯爆炸,他设计发明了《矿工报警安全帽》;为了改善生活卫生环境,确保大家的身体健康,他设计发明了《光伏灭菌垃圾箱》;为了降低在发生交通事故时的人身伤害,他最近又设计发明了《强系安全带手刹控制系统》……凡此种种,无不透露出他醉心发明的初衷:渴望用他的发明造福社会,用科技为他人的生命财产、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辅导在身边,用心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

  张益民在申请专利的同时,也不忘教育学生踊跃创新,勤劳动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特别上心。

  今年第三十一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铜奖就有张益民辅导的学生——惠光小学六年级学生苟阳。有一天,苟阳观察到教室里的灯光有浪费现象,于是在张益民的辅导下,发明了教室节电控制器,利用传感器自动感受光的强弱,从而控制电灯的开关。

  目前,惠光小学开设了11个兴趣班,其中就有一个科技兴趣班,由张益民亲自辅导。“目前孩子们的理论知识可能还不够,我重点是培养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只有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才能为以后的发明创造打好基础,成长为小小‘发明家’。”

  “在这个万众创新的科技时代,发明创造者迎来了春天。”张益民说,希望能带动更多爱动脑筋、喜欢制作的孩子加入到发明的队伍中来,也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家能认识到民间发明的意义,让这些发明为社会、为百姓生活带来更多实际作用。

  坚守在一线,用行动诠释志愿精神

  醉心研究的同时,张益民还是一名志愿者,经常帮助他人。仅仅今年他就已经捐献血浆21次,也就是说基本上是按时尽量去的,他说:我献血浆既能挽救他人的生命,也让我自己感到由衷的高兴。

  在古溪惠光小学任教以来,除了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张益民还善于利用自己的技术和特长。在学校里,因为惠光小学是一所教师老龄化严重的学校,为了同事们能适应当今现代教育设施设备的使用,张益民总是耐心的给他们讲解,手把手教会他们使用。在工作中,张益民还拿出自己本不宽余的工资为贫困学生购买学习用品,对于那些经济困难的孤寡老人更无偿帮助,经常给他们免费照相……因为他对电脑比较精通,所以几乎承包了附近村上的所有电脑维修工作,周边邻里家的电器只要是他会修的也都会无偿帮忙修理。

  多年前,张益民就有了小车,他还在车上做了一块牌子,叫做“顺风爱心车”,主要是为了方便那些出行的村民。每次放学在从学校到潼南,或者到古溪看老母亲的路上,他都会免费把较远的同学送到离家最近的公路边,也会带上顺路的陌生人。2013年9月的一天,他到潼南开会,看见一个抱小孩的妇女在公路边等车,他瞧着那十分焦急的表情就知道一定是小孩生病了,于是把车停下来问她是否需要帮助。原来是小孩因突发高烧而导致抽筋,于是他立刻带上她们赶往医院,终于及时让孩子就医,医生说:“再来晚点,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如今,他又在四处奔走,号召更多的车主加入到他的“顺风爱心车”当中,试图组建一支“顺风爱心车队”,他觉得能为大家出一份力就是一件无尚光荣的事。

  张益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名话是:人,要多行善事,多做好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教师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二

  人物简介:

  喻洪,男,汉族,50岁,籍贯江苏省南京市,研究生,济南大学副教授。

  事迹概述:

  他做好事时,脸上总是会情不自禁洋溢出灵动的愉悦表情——他就是济南大学喻洪老师。无私奉献,助人为乐,不求索取,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喻洪老师一贯的师风。

  正文:

  2012年,喻洪老师接到了一封来自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吉卡乡政府的求助信。信是吉卡乡副乡长昂志写来的,昂志在信中说,吉卡乡的藏民儿童缺衣少穿,甚至有的困难家庭的小孩,在冬天穿单衣、光屁股。昂志请求喻洪老师“在内地为吉卡乡的儿童筹措些衣物”。昂志是喻洪老师在青海考察民居时结识的一位年青的藏族干部,与喻洪老师始终保持着书信往来,两人成了好朋友。后来,昂志担任了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吉卡乡副乡长,看到藏民儿童生活情况,非常着急,情急之下,给喻洪老师写来了求助信。

  身为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会理事的喻老师深知,吉卡乡位于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是国家级生态保护区,不但工业发展受到严格限制,还在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牧,藏民主要依赖放牧维持生计,生活较为贫困。吉卡乡地处高寒地带,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还由于藏民的文化素养不高等因素,都增大了经济开发的难度,当地藏民生活较贫困的局面在短期内是很难有所改变,因此,外界的物质资助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可是,要为青海藏民儿童筹措衣物,对于喻洪这样一位大学教师来说又谈何容易!喻洪老师面临的困难和内心的纠结可想而知。但退缩不是喻洪老师的做派,激流勇进,迎难而上才是喻洪老师的本色!更重要的是,教师拥有的那份爱心与责任心,让喻洪老师毅然踏上了为青海牧民的募捐之路。

  在接到吉卡乡政府给济南大学请求援助衣物的援助函后,喻洪老师积极联系学校团委、学生会,并取得了他们的支持,利用他在学生中的影响力,首先在济南大学的学生中开展了募集被褥活动,取得了成功。事情越办越顺,路子越走越宽,在后来的活动中,从联合驻济院校,发展到联合中学、小学参加……四年来,喻洪老师为吉卡乡募集小孩衣物、被褥58立方米,送往吉卡乡。

  成功的背后是喻洪老师的不懈的坚持和无私的奉献:开始包装是到棉纺厂打包,为了节省包装费用,喻洪老师带领学生,摸索学会了捆扎术;为了节省运费,喻洪老师联系物流公司,耐心的说服对方共同降低运费。四年来,喻洪老师支付运费近万元。

  后来,喻洪老师已不仅仅满足于为青海牧民捐赠被褥,萌发了“智力扶贫”思路。2016年春,喻洪老师依托自身的专业优势,联合驻济高校、中小学教师成立了济南市“生态援青志愿团队”。

  2016年7月,“生态援青志愿团队”远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开展扶贫和考察工作。在两周的时间里,喻洪老师带领的志愿团队完成了班玛县的2公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工作、班玛县的城市广场设计,价值200余万元。同时,与班玛县教育局达成了《关于开展大学生(赴班玛县)志愿教育实习意向书》、《关于开展大学生(赴班玛县)暑期志愿服务意向书》、《关于开展大学生“一对一”教育帮扶活动意向书》等多个合作文件。喻洪老师还对吉卡乡多柯河开发旅游漂流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喻洪老师的志愿团队的工作受到当地县、乡政府的高度肯定。

  助人为乐,是喻洪老师一以贯之的本色。大学时的喻洪,就显示出满满爱心:他曾在护城河里救起晕厥落水的洗衣女;在柳埠,勇拦惊马,挽救了小学生的生命;在成都、上海工作期间,喻洪在公交车上勇斗小偷歹徒;2006年起,喻洪率学生常年到济南残联开展帮扶盲人志愿服务活动;设计的“盲人住宅”,在全国获奖并获著作权;还逢年过节时,给在帮扶盲人活动的发现的槐荫区两位极困难盲人送过年物品;2009年,带领学生到贵州省修文县久长镇扶贫,扶贫项目的研究论文在全国获奖;2006-08年,喻洪花了三年的时间,持续不懈地保护济南“五三惨案”唯一遗迹——经四路国民政府山东交涉署,后得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多方认同,在济南市“两会”上提出济南“五三惨案”唯一遗迹保护的提案,使被当作宿舍使用的原经四路国民政府山东交涉署,得以改建成现在的蔡公时纪念馆。

  一名教师,心系素不相识的青海藏民,用爱心温暖了雪域高原,以实际行动教化学生,展现了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魅力。教学不囿于课堂,大胆探索,鼓励创新,不拘一格育人才,体现了严谨治学的职业风范。利用专业知识,服务于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造福于贫困山区,显示出过硬专业素养和崇高博大的胸怀。

  教师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三

  全国涉外护理专业技能大赛“六连冠”;雅思出国考试通过率连续6年保持在97%以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10年保持在90%以上,超出全国平均通过率近一倍……位于佳木斯的黑龙江省林业卫校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职业技术学校,在全国284 所设涉外护理专业的大中专院校中脱颖而出,一次次的创造着奇迹。让那些曾经考不上重点高中,上不了重点学校,在家让父母操心,在校让老师闹心,在公共场所让社会不放心,自己对自己曾经丧失信心的“淘孩子”、“坏孩子”成为领奖台上的冠军。而这一系列奇迹背后更有一位传奇的校长,他就是森工教育系统的“孺子牛”——孙忠生。

  十年创业强崛起

  2005年7月,已届天命之年的孙忠生来到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面对的是不足百名的教职员工,一个占地3万平方米仅有四栋楼房的校区,几台旧电脑。二十年来循规蹈矩式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与就业办法,让生源日益见少,入不敷出。如今林业卫校主抓涉外护理等专业的副校长郎庆玲,回忆起那时的艰苦岁月,感慨满怀。“当年孙忠生校长刚来不久,便提出要上涉外护理,真得把我们全‘震’得不轻。”起步就开设与职教国际化接轨的涉外护理专业,有人怀疑犹豫称之是异想天开,有人信心不足底气不足。但孙忠生对孩子们充满了信心,“这个世界没有笨孩子,只有笨爸爸笨妈妈,还有抱着笨方法一条道跑到黑不拐弯的笨老师和笨校长。如果黑林卫不能给这样的孩子一个好的专业,一个机会,一个好的成人成才的平台,那么就等于将他们这些半成品推给了社会,推回了家庭,那将是黑林卫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最大的失职失责。”

  于是孙忠生带领着全校教职工用十年的时间,通过深入实施“1623”办学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狠抓教育教学质量,靠质量推动就业,靠就业拉动招生,靠招生促进发展,靠发展惠及民生”这一思想核心,靠特色专业引领全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保持原有护理专业优势的基础上,形成了涉外护理专业、德标口腔修复专业、眼视光专业、口腔护理专业、本护专业五大享誉全国的品牌专业。十年间,黑林卫校在校生人数增加到万余人;教职工增加到500余人;学校年招生占全省同类院校总量的1/10,连续多年达到2000余名,列全省中职院校之首;涉外护理专业毕业714名学子,其中300多名已出国,学子年薪15万--90万不等,留在国内也成了一些大医院热抢的“香饽饽”。孙忠生也被评为全国第三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

  兢兢业业育英才

  担任校长职务10年以来,孙忠生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只要在家,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他每天清晨5点都会准时站在校门口,和大家说声“早晨好!”,将上早自习学生一拨一拨迎进课堂;他的“随身听”里总是放着《疯狂英语》,时常抽查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英语课文口语听力水平,纠正他们语音语调,细到每个音节音标;他还随时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衣食住行,打听家中近况,掌握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征求他们对学校的意见;晚自习,他也经常来到老师和学生中间,和学生一同朗读英语课文,一同交流提高阅读听力的心得体会。一个学校四个校区,孙校长每天都要以主校区为轴在三个校区早晚各转一圈,10里外的另一个校区每3天也要转一圈。就这样脚上穿的“千层底”老布鞋被他不知穿坏了多少双,但不去转转,他心里空。也正因为时刻坚守在教务第一线,一个万人大校,孙校长对500多名教职员工了如指掌,并能将几千名学生大部分叫出名字来。

  而除了严抓教学,孙校长还有一套自己的“育人优先论”:教子成龙不如教子懂孝道、知礼节、崇德向善,先学会做人比先学会本事重要。因此学校除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开设了素养教育课。老师们都说涉外护理孩子与入学时发生了6大变化:跟父母顶撞的孩子变得懂事孝道;说脏话的孩子变得彬彬有礼;处处讨人嫌的变得招人喜欢;不诚实的变得诚实守信;纪律涣散成为职场精英;见到书本就头疼的变得自觉钻研发愤图强积极上进。黑林卫涉外护理13级学子宫思阳曾经是一个辍学的“落后生”,被妈妈催着来黑龙江林业卫校上学,前不久她刚刚获得了全国涉外护理模仿朗读大赛第一名,她激动地说,“孙校长把我们的“隐形翅膀”给发现了,并且给我们展翅飞翔提供创造了机会和条件。获奖后妈妈说,你这样的一个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能够有了这么大的出息,就是奇迹了。我想说,是我们学校,我们的校长在创造着奇迹。”

  在黑龙江林业卫校像宫思阳这样的学生数不胜数。10年中孙忠生校长一直秉承着让“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教学宗旨。他总是说:“黑林卫培养不了指挥千军万马的天才,只输送自食其力不让社会和家长操心的有用之材。”而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每年黑林卫向社会输送医护卫生人才2000余人,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已经成为国内各大医院的骨干力量,特别是在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医院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毕业生,现已经晋升为院长、主任医师、护士长,成为森工林区医疗卫生战线的中坚力量。


更多相关文章阅读

1.教师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2.敬业奉献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3.孝老爱亲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4.2017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5.见义勇为好人好事事迹

6.2017好人好事先进事迹

7.农村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8.好人好事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9.见义勇为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10.诚实守信好人好事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