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职场资讯 > 职场维权 > 值得分享的好书榜单

值得分享的好书榜单

  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一份值得分享的好书榜单,一起来看看吧。

  1.观念的水位 刘瑜 浙江大学出版社

  她是幽默的:“所谓民主,就是选一个人上去挨骂。”她还是犀利的:“别说什么‘关了灯都一样’,21世纪了,为什么总要关着灯呢。”书中内容,包括、国际时政、政治书评影评以及一些个体化思考的杂论,更为多样化,阅读上带有跳跃感,但并不会有断裂之感,相反,用刘瑜自己的话说:“我相信这些文章集结在一起所传递的信息,相比它们零散的存在,其重量和清晰度是不一样的,而这些信息在今天的中国值得被反复和清晰地传递。”

  2.金钱不能买什么 [美]迈克尔 J. 桑德尔 中信出版社

  近几十年来,在我们生活的几乎每一个层面,医疗、教育、政府、法律、艺术、体育,甚至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等,非市场的准则都已被市场价值排挤出局。桑德尔认为,我们已经从一个拥有市场经济的社会变成了市场化的社会。

  在《金钱不能买什么》一书中,他发起了一场我们这个“市场驱动时代”所缺失的争论:在民主社会中,市场应扮演什么角色;道德和公共的善为市场所不敬,金钱所不及,我们怎样才能够保护它们?

  3.邓小平时代 傅高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倾十年心力完成的《邓小平时代》,是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惊险崎岖的改革开放之路的全景式描述。作者对邓小平个人性格及执政风格进行了深层分析,并对中国改革开放史进行了完整而独到的阐释。书中涵盖丰富的中外档案资料和研究成果,以及为数众多的作者独家访谈。对中美建交、华国锋历史评估、改革开放的幕后曲折、邓小平和诸多当时关键人物之关系、香港问题、邓小平南巡等重大议题均有详述及剖析。本书既具学院研究的严谨专精,又对中国现实政治与事理人情有透彻把握,被誉为邓小平研究“纪念碑式”的著作。

  4.带灯 贾平凹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部现实感很强的小说

  5.李看看的自习课之梦 常怡 著 山东文艺出版社

  主人公李看看是桃树小学五年级的普通女生,她学习成绩一般,长相一般,话不多,爱犯困喜欢一个人独自行走,本书描述了一个普通女生的奇妙梦想故事。作者为冰心儿童文学奖童话奖获得者。(生活分榜制榜人颜桥榜评)

  6.《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这部长河式的回忆录共包括四部:《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和《文学江湖》,诚如评论所说:“他的人生就是历史,而他的历史,也是文学。”堪称大手笔。(文学分榜制榜人止庵榜评)

  7.公天下 吴稼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民说《公天下:多中心治理与双主体法权》核心概念是,“多中心治理”,亦称“制度化分权”。基本假设是,只有多中心治理,大规模政治体才能兼得稳定与活力;单中心大规模政治体,在霸权铁律作用下,必然陷入专制-扩张相互强化的循环。推论是,与土地挂钩、首脑世袭的分封制,是中国传统形态的多中心治理,可以释放活力,但都短命。结论是:只有与地头脱钩,与人头挂钩的多中心治理,才能使大规模政治体,既有统一,也有活力,还长期动态稳定。这样的体制,当代称之为“联邦制民主”。

  8.枯枝败叶 [哥]加西亚·马尔克斯 刘习良、笋季英译 南海出版公司

  加西亚·马尔克斯说:“从写《枯枝败叶》的那一刻起,我要做的唯一一件事,便是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作家,没有人可以阻拦我。”相比之下,我个人更偏爱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四个“小长篇”:《枯枝败叶》、《恶时辰》、《没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和《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将近三十年前我想,《枯枝败叶》应该有个单行本,如今终于有了。(文学分榜制榜人止庵榜评)

  9.开放力 郭宇宽 中国商业出版社

  至于郭宇宽的新书《开放力》,我的感触当然更深。他把问题意识建立在开放社会和企业家模式的中间地带。在价值观和田野调查的双向层面,我以为这样的工作,价值不菲。中国近代化以来,如果要选择惟一一个关键词,毫无疑问就是开放。开放与反开放,构成一种张力,国家的转型与企业家的思维方式,或者是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与微观经济层面的商业模式之间,构成一种关系。紧扣这个主题,既能发掘大量的价值判断,也能找到更多的商业方法。(财经分榜制榜人苏小和榜评)

  10.文学回忆录 木心 讲述 陈丹青 笔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世界文学史”,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文学的远征”——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最后一课,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

  如今,听课学生陈丹青整理那五年那五册听课笔记,共八十五讲,逾四十万字,结集这本大书时,已不再将之仅仅看做“世界文学史讲座”。诚如木心所最早时设想的那样,这是他自己的“文学回忆录”,是一部“荒诞小说”,“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