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辞职信 > 读后感 > 《夏山学校详细读书笔记

《夏山学校详细读书笔记

  初读《夏山学校》,我并没有对本书及其作者进行简单的知识梳理,这直接导致我理解上的错误:我始终认为夏山无外乎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主观臆想出的学校。然而,当我着手准备读书笔记时,查阅了一些资料后的我才发现夏山学校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学校,其作者尼尔正是这所真实存在的学校的校长,与其说《夏山学校》是一本教育学名著,我更愿意简称其为一本成功教育家的教育实践报告。

  一、 运动=游戏

  夏山学校是提倡游戏至上的学校。尼尔并不是不重视读书,但是他主张读书应该放在游戏之后。同时,夏山也是一个时刻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的学校,尼尔鼓励学生从兴趣出发自发地锻炼身体。

  而在我们的经历过的中学时代,所谓的体育锻炼已经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学生上体育课以中考、会考取得优异成绩作为目的。尤以中考为代表,随着体育成绩占中考总分的比重的不断加大,学校及家长越来越重视学生体育考试项目的成绩,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之中的大部分所重视的并不是孩子的身体素质,而单单是写在反馈单上的几分几秒的用时、投掷实心球的距离。这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渐渐地,在本该是孩子自由玩耍、亲近自然的体育课上,学生疲于应付教师布置的一圈又一圈的计时跑,他们所失去的不仅仅是属于他们的自由,更是一份人与生俱来的对运动的激情。

  2、同样是在中考、会考对学生体质不断要求的刺激下,许多中小学体育课只开设与考察内容相关的课程。然而,不同的体育运动针对的是人不同的体育素质,而不同的学生又具有不同的优势。因此,长跑成绩较差的学生只能够代表其耐力较弱,却不能够说明他的体育成绩很差,因为他很有可能在篮球、健美操等技术性的体育运动中有出色的表现。但是,学校一味地开设考察科目课程就使得本可能在其他项目上有所作为的孩子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兴趣,而这项与运动相关的兴趣对他日后的发展,甚至对他今后健康发展的情况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家长作为孩子校外的监护人、教育者,也有必要对孩子的体质训练进行监督与辅导。然而,更多的家长宁愿花高昂的补习费把孩子送进培训学校进行学习,也不愿意抽出“宝贵”的时间和孩子一起“浪费”在体育锻炼上。尽管他们也明确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做到让孩子舍弃半天的补习课程而去做他们喜欢的运动。我们也经常在学校门口看到接学生的亲属,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谈论着孩子周末在哪补习英语。这些家长中一定会有未给孩子报班听闻后为孩子联系学校的急切家长,事后他们还会自责,没有早些为孩子报班以致使他落在了同龄人之后。当然,这并不代表着我对课外培训的反感,我本人也经常参加课外辅导并感觉效果不错,但是我对大多数家长重视孩子文化知识胜于身体素质的行为感到遗憾。当父母带着已经深度近视的儿子又一次进入写着同仁验光配镜的房间时,他们是否想过孩子的今天是他们不引导孩子做体育运动造成的?他们是否还在埋怨孩子将少的可怜的消遣时间花在了打游戏、看电视上? 当然,对于现阶段中考、会考对体育的要求,我认为总体要求比较合理,考察项目都是可以通过坚持训练得以提高的,既考查学生的耐力,又重视学生的运动技术。同时,自选项目也为孩子提供更多选择的空间。对学生运动技术的考察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协调能力,更对他们心理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但我认为,学生、学校及家长对待体育考试的态度有待调整。教育部门对体育成绩的重视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考试作为督促学生锻炼的工具。学生、学校应不为所累,积极应对挑战,秉着强健体魄的目标,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达到应有的标准。

  最近几年,体育界委员连续以提案、小组发言等方式,呼吁加强校园体育。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崔大林带来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培养全面人才”的提案,他同样认为,和日韩青少年的体质相比,我们很多指标都落后,“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青少年涉及国家的未来以及民族的未来,我们的青少年应该全面发展,不能只是教育,唯分数论。我认为要注重青少年的全面培养,尤其是身体素质。健康是做任何事情的基础。”

  此外,体育离不开竞技。虽然尼尔主张学生积极参与到无需技巧、有很少竞争,也用不着合作的游戏中去,但是,我认为在现代教学过程中以体育、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鼓励孩子自由竞争、坚持不懈、为集体而战不失为是一种巧妙而有效的方法。学生在活动中尽显好胜、不服输、合作的本性,而教师此时恰到好处的说教则将潜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优良品质尽情地展现出来。

  二、自由≠放纵

  夏山学校是一个给予孩子充分自由的天堂,但这并不表明孩子可以在学校里为所欲为。在尼尔看来:年轻的妈妈认为他三岁的小孩用墨水涂大门是在自由发展是荒谬的;三岁的小孩要在饭桌上行走也是要制止的。自由是要建立在不给他人带来麻烦的基础上的,超越了这个尺度,给予孩子的自由就会成为危害他人利益的工具,父母、教师对孩子的爱也是畸形的溺爱。 在现实教学实践中,无外存在两种极端的教育方式:一是孩子受到束缚,缺乏应有的自由,缺失属于自己的空间;另一种是所谓西化了的“开放”家长或是老年人,任凭孩子恣意妄为。

  1、第一种情况普遍出现在学校当中。这里我所重点针对的并不是严格的校规校纪,而是教师出于维护自身利益在课堂上施加给学生的压力。并且,从我个人经历出发,我深刻地感受到,教授年龄、学历越低的学生,教师越会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威严”。这种威严往往体现在拒绝接受学生提出的质疑、不懈与学生探讨问题,动辄以标准答案来应付孩子的提问,甚至表现在对不断发问的孩子表示反感上。教师遏制的不仅仅是孩子言论的自由,更是他们在学术上的自由追求。而教师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只是为了获得在学生心目中的对自我神圣的、学识渊博的美好印象。此外,学生在家里也会受到来自于父母亲的各种约束。试问有多少假日上钢琴课的孩子在经历几年训练后还是出于对音乐的热爱而学习钢琴的?又有多少在周末坐在牢笼般的教室里、心早已飞到球场的不羁少年?这种束缚带给他们的只能是对自由的更加向往,对强迫所为的事的深度厌烦,甚至会使小小年纪的他们感到生活的无奈。

  2、第二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家庭当中。父母、祖父母的无限放纵使得孩子缺乏最基本的做人原则,让在温室里恣意生长的花朵无法在离开温室后正常存活。这些孩子拥有绝对的自由,却对别人应有的自由构成了威胁。无疑,当他们走向社会后,远超出常人本性中自私的情感会将他们与外部社会完全隔离。他们只能活在自己构建的完全自由的社会中,因为现实社会的自由程度是有限的,并且它要保证每个公民都有自由的空间。

  如何把握自由、放纵的尺度始终是尼尔时代的难题。就我的个人经验,我认为现阶段最大的难题是如何给予学生应有的自由,如何最大空间地让他们发挥自我。随着升学压力的不断加大,父母、教师对孩子学习的干预也随之增加,就连受害者学生自己也明白苦尽甘来的道理,他们甚至也会为获得“光明”的未来而自愿牺牲自由的权利。在这种形势下,家长会不惜一切代价安排孩子的课余学习,教师则不顾及学生的个别要求,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试图为他们取得高分提供保障。学生的成长缺乏应有的自由,从浅层次将,他们走向社会后的维权的意识令人堪忧。从深层次说,他们会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与社会变革力。因为,总是被压抑的孩子久而久之就会变得顺从、对生活中的不满采取忍耐的态度,他们会逐渐失去改变不好现状的欲望,而社会的进步又恰恰是由于人们不甘现状、企图改变现状而引起的。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被压抑的孩子走向反面的极端,长大之后极具破坏力,用放纵的行为证明自己还是个“自由人”。

  在现阶段班级授课制的教育模式下,让所有的孩子自由发展,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是不现实的。毕竟,孩子的背负着升学的压力,学校肩负着培养能够顺利升入精英学校的学生的重大责任。在在这种大背景下,夏山学校那种自由的教育方式就只能成为我们观摩并尽量汲取有益元素的样本,而不能够直接拿来予以实践。但是,名著至少给了我们一定的启发:在为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不妨结合学生掌握的情况,布置针对不同考察内容的习题,让孩子们自己选择作业完成;进行小规模的考试时,教师亦可以实行无人监考制度,让孩子们在感受到自由的同时与教师增加彼此间的信任感;在课余,教师就应该摒除威严,让孩子们做指挥家,任他们自由发挥……

  通过读书笔记的完成,我认为读书伊始认为该书的情节为虚构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夏山,孩子即使离开了学校成为一名技术型工人是为大众尊敬的,在尼尔眼中也是优秀学生的代表。因而,学生只要能就起兴趣自由发展,掌握了一技之长,在日后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成功的。而当下,有哪个校长会因学校培养了工人而感到骄傲?在这个人人为进入精英大学而挤破头颅的时代,有谁会以牺牲前途为代价任凭自己兴趣、天性发展?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大部分人的价值观不同,则各自的教育实践也有明显的区别。但是,通过《夏山学校》的阅读,我们多少可以借鉴一些教育思想用于当下的教育实践。名著的魅力不在于改变现实,而在于能够使读者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反思现实。